
awk是一種編程語言,用于在linux/unix下對文本和數據進行處理。數據可以來自標準輸入(stdin)、一個或多個文件,或其它命令的輸出。它支持用戶自定義函數和動態正則表達式等先進功能,是linux/unix下的一個強大編程工具。它在命令行中使用,但更多是作為腳本來使用。
1.命令行方式awk [-F field-separator] "條件 commands" input-file(s)其中,commands 是真正awk命令,[-F域分隔符]是可選的。 input-file(s) 是待處理的文件,條件成立才會執行commands。在awk中,文件的每一行中,由域分隔符分開的每一項稱為一個域。通常,在不指名-F域分隔符的情況下,默認的域分隔符是空格。2.shell腳本方式將所有的awk命令插入一個文件,并使awk程序可執行,然后awk命令解釋器作為腳本的首行,一遍通過鍵入腳本名稱來調用。相當于shell腳本首行的:#!/bin/sh可以換成:#!/bin/awk3.將所有的awk命令插入一個單獨文件,然后調用:awk -f awk-script-file input-file(s)其中,-f選項加載awk-script-file中的awk腳本,input-file(s)跟上面的是一樣的。
一般使用關系表達式作為條件。這些關系表達式非常多,具體參考下表。
awk 支持的主要條件類型
(資料圖)
條件類型 | 條 件 | 說 明 |
awk 保留字 | BEGIN | 在 awk 程序一開始,尚未讀取任何數據之前執行。BEGIN 后的動作只在程序開始時執行一次 |
awk 保留字 | END | 在 awk 程序處理完所有數據,即將結束時執行?END 后的動作只在程序結束時執行一次 |
關系運算符 | > | 大于 |
關系運算符 | < | 小于 |
關系運算符 | >= | 大于等于 |
關系運算符 | <= | 小于等于 |
關系運算符 | == | 等于。用于判斷兩個值是否相等。如果是給變童賦值,則使用"=” |
關系運算符 | != | 不等于 |
關系運算符 | A~B | 判斷字符串 A 中是否包含能匹配 B 表達式的子字符串 |
關系運算符 | A!~B | 判斷字符串 A 中是否不包含能匹配 B 表達式的子字符串 |
正則表達式 | /正則/ | 如果在“//”中可以寫入字符,則也可以支持正則表達式 |
例如:x>10:判斷變量 x 是否大于 10;
x == y:判斷變量 x 是否等于變量 y;
A~B:判斷字符串 A 中是否包含能匹配 B 表達式的子字符串;
A!~B:判斷字符串 A 中是否不包含能匹配 B 表達式的子字符串;
awk有許多內置變量用來設置環境信息,這些變量可以被改變,下面給出了最常用的一些變量。
變量名 | 釋義 |
ARGC | 命令行參數個數 |
ARGV | 命令行參數排列 |
ENVIRON | 支持隊列中系統環境變量的使用 |
FILENAME | awk瀏覽的文件名 |
FNR | 瀏覽文件的記錄數 |
FS | 設置輸入域分隔符,等價于命令行 -F選項 |
NF | 瀏覽記錄的域的個數(按分割符分割的區域數) |
NR | 已讀的記錄數(當前行數) |
OFS | 輸出域分隔符 |
ORS | 輸出記錄分隔符 |
RS | 控制記錄分隔符 |
此外,$0變量是指整條記錄。$1表示當前行的第一個域,$2表示當前行的第二個域,......以此類推。
#student.txtID Name PHP Linux MySQL Average1 Liming 82 95 86 87.662 Sc 74 96 87 85.663 Gao 99 83 93 91.664 xy 100.00 50 60 70
BEGIN 是 awk 的保留字,是一種特殊的條件類型。BEGIN 的執行時機是"在 awk 程序一開始,尚未讀取任何數據之前"。
一旦 BEGIN 后的動作執行一次,當 awk 開始從文件中讀入數據時,BEGIN 的條件就不再成立,所以 BEGIN 定義的動作只能被執行一次。
[root@liang shell]# awk "BEGIN{printf "This is a transcript\n"} {printf $2 "\t" $6 "\n"}" student.txtThis is a transcriptName AverageLiming 87.66Sc 85.66Gao 91.66xy 70
這里定義了兩個動作
第一個動作使用BEGIN條件,所以會在讀入文件數據前打印"這是一張成績單"(只會執行一次)第二個動作會打印文件的第二個字段和第六個字段END 也是 awk 的保留字,不過剛好和 BEGIN 相反。END 是在 awk 程序處理完所有數據,即將結束時執行的。END 后的動作只在程序結束時執行一次。例如:
[root@liang shell]# awk "END{printf "The End \n"} {printf $2 "\t" $6 "\n"}" student.txtName AverageLiming 87.66Sc 85.66Gao 91.66xy 70The End
【例 1】成績大于等于87分的學生的名字
[root@liang shell]# cat student.txt | grep -v Name | awk "$6 >= 87 {printf $2 "\n"}"LimingGao
使用cat輸出文件內容,用grep取反包含"Name"的行判斷第六個字段(平均成績)大于等于87分的行,如果判斷式成立,則打印第六列(學員名)
【例 2】Sc 用戶的平均成績
[root@liang shell]# awk "$2 -/Sc/ {printf $6 "\n"}" student.txt 85.66
如果第二個字段中包含"Sc"字符,則打印第六個字段這里要注意,在 awk 中,只有使用"http://"包含的字符串,awk 命令才會査找。也就是說,字符串必須用"http://"包含,awk 命令才能正確識別。
【例3】linux成績大于90分,打印name is a good student
[root@liang shell]# cat student.txt | awk "NR>=2 && $4>90 {print $2" is a good student"}"Liming is a good studentSc is a good student
先判斷行號,如果大于 2再判斷成績,如果 linux 的值大于 90 分,就打印好學生
【例4】統計每一科的總分和平均分腳本比較長,可以寫在一個文件中(student_count.awk) -f指定文件執行
#!/usr/bin/awk -fBEGIN{ printf "%-10s%-10s%-10s\n", "course", "total","average"}{ if (NR==1){ name1 = $3 name2 = $4 name3 = $5 } else{ total[name1] +=$3 total[name2] +=$4 total[name3] +=$5 } line = NR-1} END{ for (u in total) { printf "%-10s%-10s%-10s\n", u, total[u],total[u]/line } }
BEGIN打印表頭,然后對每一行數據進行處理,如果當前是第一行,先把所有讀取到的科目名稱賦值給變量,非第一行,創建一個數組,把對應科目的分數累加,end格式化輸出執行命令輸出:
[root@liang dev04_shell_04]# awk -f student_count.awk student.txt course total average MySQL 326 81.5 PHP 355 88.75 Linux 324 81
當使用 df 命令査看分區的使用情況時,如果我只想査看已tmp開頭的分區的使用情況,則可以這樣做:
[root@liang shell]# df -h | awk "/^tmp/ {printf $1 "\t" $5 "\n"}"tmpfs 0%tmpfs 1%tmpfs 0%tmpfs 0%
正則表達式具體用法此處不展開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