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資訊:一網打盡Linux核心多面性,升職面試必備

2022-12-21 10:16:20 來源:51CTO博客

本文首發自「慕課網」,想了解更多IT干貨內容,程序員圈內熱聞,歡迎關注!

作者| 慕課網精英講師 韋恩001


(資料圖)

說起 Linux 的一個霸氣點,不能不再提到它的免費性啊。

“貪婪”的微軟 Windows 可是很貴的,一個操作系統要幾百美元。再來幾個如 Office 那樣動輒幾百美元的軟件,難怪比爾·蓋茨笑不動了。

我們的 Linux 卻是免費的,就是這么狂拽酷炫。

那什么是 Linux 的多面性呢?

第一面已經說了:免費。

那么其它方面呢?

首先,如果你之前看過一些 Linux 系統的使用截圖,那么你會發現,相比 Windows 系統的易辨認性,Linux 系統可是“千奇百怪”。因為 Linux 是開源的么,你可以定制。

如果你還沒看過 Linux 的使用截圖,你可能沒太多概念,就可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Linux 比 Windows 好看還是難看啊?”

畢竟當今時代,“顏值”是很重要的。我們必須重視內"芯",也要注重打扮得體。

這個問題也難回答,因為你會發現,有些人的 Linux 系統界面很美觀、大方,貌似比 Windows 好看;但有些人的 Linux 界面就呆板一些,沒有那么絢麗。

我們很容易改變 Linux 的外觀,雖然你說 Windows 也可以隨意改變外觀啊。但是 Windows 改變的不過是顏色,圖標之類,不是“徹底”的改變。

不論你安裝的是哪一個 Linux 發行版(Ubuntu、CentOS、Fedora、RedHat、Mint等等),你都會發現有兩種使用 Linux 的方式:

命令行界面(類似 DOS 操作系統);圖形界面(類似 Windows 操作系統)。

命令行界面

命令行界面對于初學者來說,是有點“令人生畏”的,因為它看上去并不那么“友好”。可以見下圖:

命令行界面的背景顏色一般是黑色,不過也不一定。我們可以配置其他顏色。

不過有一點特別令 Linux 初學者頭痛的就是:命令行界面里鼠標幾乎不起作用,基本操作都是用鍵盤來完成。

那你要問了:“難道我必須要用這么‘坑爹’的命令行界面嗎?”

當然不是啦。之前不是介紹了,Linux 下有兩種模式嗎?還有一種圖形界面模式。這是 Linux 的兩面性,有點類似奧斯卡得獎影片《雙面俏佳人》。

現在一般的 Linux 發行版,默認安裝的都是圖形界面了,而圖形界面中你也可以調出命令行界面來操作,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終端”(Terminal),不是電影《終結者》(Terminator)。

我很喜歡 Ubuntu 的終端,默認的顏色是有點紫紅色的,很美:

相比黑不溜秋的傳統命令行界面,紫紅色的美物是不是令人愛不釋手呢。我每次用 Ubuntu 的終端心情都很好。

那問題來了:既然有那么方便絢麗的圖形界面,為什么我們還要用命令行界面或終端呢?為什么要“一入終端深似海,一夜回到解放前”呢?

那是因為命令行很強大。很多時候,特別是 Linux 程序員(你也馬上要成為了… 快趁還沒淪為 Linuxer 時在 Windows 上多玩幾盤 Dota、LOL 吧),不用終端還真不行。

有些工作,就是要用命令行才能做,而且快捷方便。

命令行也是提升“B格”的利器,之后的課程會看到這一點。

圖形界面

對于從 Windows 操作系統轉過來的初學的朋友來說,Linux 的圖形界面就友好得多了。而且也很相似,都是用鼠標來操作窗口,而左上角或右上角都會有一個叉叉供你關閉窗口。

但是 Linux 卻存在不少種圖形界面。雖然種類不少,但是它們都基于一個程序:X(是的,就叫 X)。X 程序是 Linux 圖形界面的基石,不禁讓我想起了《X 戰警》里的 X 教授。

在 X 程序之上,插入了另一個程序,叫做“桌面管理器”。桌面管理器的作用是管理窗口,以及它們的外觀、選項等等。

注意:在Windows 下并沒有“桌面管理器”這個概念。雖然我們可以改變 Windows 的外觀,但很局限不是嗎?我們只能換換 Windows 的“皮膚”。

對于 Linux,基于不同的“桌面管理器”,外觀和功能就大相徑庭。

主流的桌面管理器

按照慣例,我們不會一次性把所有的桌面管理器都列出來,因為數目很多。我們只介紹四個最常用的:

GnomeKDEXFCEUnity(已經停止開發)

上面的 Gnome、KDE 和 Unity 是三個使用最廣泛的桌面管理器,功能全面,比較耗系統資源。

而 XFCE 是一個輕量級的開源桌面系統,使用率僅次于 KDE 與 Gnome,可以運行在配置不高的電腦上。

如果你的電腦可以運行 Windows 系統,那么運行 Unity、KDE 或 Gnome 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如果電腦不是那么強大,可以試試 XFCE。

為什么我們要說到桌面管理器(或者稱為“桌面系統”)呢?因為 Ubuntu 給了我們一些選擇的余地,而我們需要從中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

Ubuntu 18.04 默認用的是 Gnome 桌面管理器(我剛開始用 Ubuntu 的時候,用的是 Ubuntu 10.04,那時還沒有 Unity,是 Gnome。從 Ubuntu 11.04 開始,Ubuntu 團隊自研的 Unity 取代了 Gnome 作為默認桌面管理器。從 17.10 版開始又改回了 Gnome,因為 Ubuntu 放棄了 Unity 桌面管理器項目)。

目前 Ubuntu 18.04 的桌面管理器,我感覺是融合了 Unity 和 Gnome 的樣式,顏值還是很在線的,也有點類似蘋果 macOS 的風格。

但是,Ubuntu 還有其他版本,基于 KDE 桌面系統的稱為 KUbuntu,基于 XFCE 桌面系統的稱為 XUbuntu。

不過本篇文章只討論基于 Gnome 的 Ubuntu,原因有以下幾點:

Kubuntu 和 Xubuntu 不是官方版本;Gnome 是 Ubuntu 默認的桌面環境,而其它的只是變體;Gnome 使用人數最多,容易得到技術支持。

下圖是 Ubuntu 18.04 的 Gnome 桌面大致印象:

Ubuntu Kylin

目前,對于我們中國用戶,Ubuntu 已經有一個專門的中文版本,稱為“優麒麟”,Ubuntu Kylin。

之前國人自己研發了一個麒麟操作系統(Kylin OS),雖說是自己研發,但其實很大程度上參考了 FreeBSD 操作系統。

Ubuntu Kylin 是由 CSIP(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anonical(發布和維護 Ubuntu 社區的公司)和中國國防科技大學聯合組建的 CCN 開源創新聯合實驗室開發的一款為中國市場定制的增強版 Ubuntu 桌面系統,和 Kylin OS 沒有太多直接關系。

Ubuntu Kylin 本質上是 Ubuntu 的官方中國定制版本,它的目標是為了給中國用戶更好的操作體驗。

Ubuntu 的官方網站是:https://www.ubuntu.com;Ubuntu 的中文網站:https://cn.ubuntu.com;優麒麟的官網: http://www.ubuntukylin.com。

當然了,我們也不要在選哪個桌面管理器上花費太多精力,用默認的 Gnome 就好了。

畢竟,不同版本的 Ubuntu,其桌面管理器不盡相同,命令行界面卻是一樣的。

3. 下載 Ubuntu,燒寫之

要獲得 Ubuntu,可以去 Ubuntu 的官網下載。

Ubuntu 的下載頁面:https://www.ubuntu.com/download ;優麒麟的下載頁面:http://www.ubuntukylin.com/downloads 。

LTS

截止到 2019 年 4 月 24 日,最新的 Ubuntu版本是19.04。不過最新的 LTS 版本是18.04。

那么什么是 LTS 呢?

請看以下表格:

上面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直到目前為止,Ubuntu 一共有 7 個 LTS 版本(版本號后面標注 LTS 的):

6.06、8.04、10.04、12.04、14.04、16.04、18.04

長期支持版本的維護年份一般是 3~5 年:桌面版 3 年,服務器版 5 年。但從 12.04 版開始,LTS 的桌面版和服務器版都有 5 年的維護。

LTS 是 Long Term Support(長期支持)的意思。其它非 LTS 版本則沒有那么久的維護和支持。比如 15.04 和 15.10 就只有 9 個月的維護期。

Ubuntu 版本的命名規則是根據正式版發行的年月命名,例如 Ubuntu 18.04 就意味著 2018 年 4 月發行的 Ubuntu。

Ubuntu 各版本的代號是形容詞加上動物名稱,而且這 2 個詞的英文首字母一定是相同的。從 Ubuntu 6.06 開始,兩個詞的首字母按照英文字母表的排列順序取用。

老外真的很有趣,軟件命名都這么萌。

目前 Ubuntu 有 4 個版本(是不是有點暈了,不急,慢慢理解):

云版(Cloud)服務器版(Server)桌面版(Desktop)物聯網版(IOT)

我們本課程只學習和討論桌面版,也就是我們平時桌面電腦的版本。

燒寫/刻錄 Ubuntu

在 Ubuntu 官網的下載頁面,我們可以下載 Ubuntu 的桌面版,就下載 Ubuntu 18.04 好了,畢竟是 LTS 版,有 5 年的支持和維護呢。

我們先進入 Ubuntu 桌面版的下載頁面:??https://www.ubuntu.com/download/desktop??

點擊 Download(英語“下載”的意思)標簽,稍等一會就自動開始下載了。

下載之后,得到一個 .iso (鏡像文件)文件,大概 2 GB。

然后我們就可以開始制作 Ubuntu 安裝盤了(為我們下一課介紹如何硬盤安裝 Ubuntu 做準備。再下一課我們會介紹比較簡單的在虛擬機中安裝 Ubuntu,不需要制作安裝盤。如果你只想用虛擬機安裝 Ubuntu 的方法來方便快速地開啟本課程的學習,那么下面的內容就可以略過,而且下一課“硬盤安裝 Ubuntu”也只需要看一下磁盤分區的原理即可),安裝盤有兩種形式:

光盤U盤

以前可能用光盤形式的多一些,因為安裝 Ubuntu 用光盤更方便。我以前安裝 Ubuntu 10.04 就是用的光盤形式。

但是,現在 U 盤安裝更可取。因為新的電腦很多都沒有光驅了,比如蘋果的 MacBook。而且現在 U 盤安裝也很方便了。

而且有的光盤是不能反復刻錄的,你刻錄(或稱“燒寫”)了 Ubuntu 系統,以后就不能刻其他東西了,很浪費。

不像 U 盤,你不需要 Ubuntu 系統了,還可以格式化,另作他用。

至于怎么制作光盤或 U 盤的安裝盤,Ubuntu 的官網都給出對應圖文教程了,只可惜全是英語… 在https://www.ubuntu.com/download/desktop 這個頁面的最下面:

“How to burn a DVD on xxx”是如何制作光盤安裝盤的教程,而“How to create a bootable USB stick on xxx”是如何制作 U 盤安裝盤的教程。

因為目前一般都是 U 盤安裝,我們就來看一下 U 盤安裝如何燒寫好了。光盤安裝的請自行百度。

英語好的朋友直接看官網教程就好了,以下是給英語不是那么好的朋友(以 Windows 為例)。

比如,如何在 Windows 系統上制作一個 USB 安裝盤:

英文版:https://www.ubuntu.com/download/desktop/create-a-usb-stick-on-windows中文版:http://www.ubuntu.org.cn/download/desktop/create-a-usb-stick-on-windows

如果你是 macOS,那么對應教程在??https://tutorials.ubuntu.com/tutorial/tutorial-create-a-usb-stick-on-macos??

我們來看看如何燒錄 Ubuntu 到 USB 中:

首先,在電腦中插入一個空白的 U 盤(不空白也行,反正之后都要格式化的),大小至少 2 GB;要將 Ubuntu 的鏡像文件(還記得我們之前下載好的ubuntu-18.04.2-desktop-amd64.iso 文件嗎?)燒寫入 U 盤,有一個很好用的軟件可以幫助我們,名叫:Rufus。官方網站是 https://rufus.ie 我們下載它并且安裝;

有的朋友喜歡用 UltraISO 或 Universal USB Installer,也是很棒的軟件;下面的圖示中用的是 Rufus 配合 Ubuntu 16.04,但是 Ubuntu 18.04 也是一樣操作。

打開 Rufus 這個軟件,在"Device"下拉菜單中選擇你的 U 盤,如下圖:點擊上圖中光碟圖樣的小按鈕(就在那個 Create a bootable disk using 右邊),然后選擇你下載的 ubuntu-18.04.2-desktop-amd64.iso 文件:

點擊 Open(打開),再點擊 Start(開始)。

會彈出要安裝 Syslinux 軟件的確認窗口,點擊 Yes:然后選擇要寫入的模式,是從 ISO 格式寫入,因此選擇默認的 Write in ISO Image mode (Recommended):它會提示你 USB 首先會被格式化,里面的數據會先被抹除,選擇“OK”:最后,它就會開始燒錄 Ubuntu 系統到你的 USB 中了,耐心等待一會即可:

成功將 Ubuntu 燒錄到 U 盤之后,下一課我們就可以演示如何將 Ubuntu 安裝到你主機的硬盤里了。

Linux 是免費的,這是相比 Windows 和 macOS 的最大優勢之一;Linux 有兩種不同的使用方式:命令行界面和圖形界面;命令行界面很強大(之后會看到)但是難以“馴服”,初學者一般會從圖形界面開始著手;圖形界面就和 Windows 與 macOS 下的操作比較類似了,我們可以用鼠標來操作各種窗口;圖形界面有不同的變體,我們稱之為“桌面管理器”,比較常用的有:Gnome、KDE、Unity、XFCE 等;要獲得 Ubuntu 系統很簡單,只需要下載 .iso 文件(磁盤鏡像)。如果你要用硬盤安裝的形式來安裝 Ubuntu,就把它燒寫(或稱“刻錄”)到光盤或者 U 盤中。如果要用虛擬機的方式來安裝 Ubuntu,則不必燒寫到光盤或 U 盤中。

歡迎關注「慕課網」,發現更多IT圈優質內容,分享干貨知識,幫助你成為更好的程序員!

標簽: 命令行界面 操作系統 有點類似

上一篇:全球簡訊:keepalived實現業務高可用
下一篇:世界今亮點!Dubbo架構設計與源碼解析(二) 服務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