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產品定價利率或從3.5%降到3.0%,意味著什么?

2023-04-24 12:00:00 來源:小白讀財經

該來的還是來了!

財聯社記者從業內獲悉,近期監管部門正陸續召集相關保險公司開會,主要內容是進行窗口指導,要求壽險公司調整新開發產品的定價利率,控制利差損,要求新開發產品的定價利率從3.5%降到3.0%。


(相關資料圖)

保險公司利潤來源主要有“三差”,死差、費差、利差。

我們買保險產品,保險公司拿到了錢不會趴著不動,這部分錢一部分用來保障,一部分用來投資,一部分用來運營。

一是死差,預期的保險資金與實際理賠資金的差,理賠金額越小,利潤就越多。二是費差,保險公司預期的經營成本與實際的經營成本之差,實際的經營成本越低,利潤就越高。三是利差,保險公司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之差。

一般來說,死差和費差基本是固定的,因為理財率有大數據測算,客觀環境沒太大變化,死差都差不多,而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也相對固定。

影響較大的是利差,保險公司要想保住利潤或者不損失,必須要保證實際投資收益大于預期投資收益。但是實際投資收益受市場環境影響是多變的。一是取決于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二是取決于市場的投資環境。

要想提高收益率辦法有兩個:一是延長投資的期限,比如2年期存款收益率肯定比1年期存款收益率高。二是提高風險資產的比重,比如股票的收益率肯定比債券高,但風險也更高。

從回報率角度上看,保險投資的收益率基本會比其它理財產品高,主要就是因為保險通過拉長期限換來的。以市場上流行的大額終身壽為例,一般要到八九年才回本,十八年左右收益才翻倍。

保險資金可以通過增加股票的配置比重來增加收益,但是保險畢竟是保命的錢,任何投資都要以穩健為前提,在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方面,保險資金的空間不大。

受制于市場環境,實際投資收益率降低但又想保住利潤或不損失,那只能是降低預期收益率。

對于投資者來說,預期收益率可以理解為預定利率,也可以理解為定價利率。

若定價利率從3.5%降到3.0%,意味著什么?

第一,保費將會上漲。定價利率越低,保險公司給投保人的資金回報率就越低,投資人付出的資金成本就是保費,投保人獲得的收益就是保額。定價利率降低,同樣的保費下,獲得的保額越低。反過來,同樣的保額下,定價利率越低,保險公司的保費就越貴。

第二,理財型保險的回報率降低。如果買年金險、增值終身壽可以享受到3.5%的復利,但現在降到了3%,意味著收益率降低了,理財型保險肯定沒以前那么吃香。

多位壽險業內人士告訴中新經緯,根據監管指導,此后普通型產品定價利率最高3%、分紅型最高2.5%、萬能險最高2%。

第三,保險產品定價利率從3.5%降到3.0%,再次說明,固收類產品收益持續下降將是趨勢,除了保險產品外,貨幣基金、銀行存款、債券、銀行現金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將持續降低。

標簽:

上一篇:貴州多舉措支持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