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一季度,A股不少行業出現了一批業績扭虧為盈的龍頭公司。這些企業率先業績反轉,成為所在行業實現復蘇的新希望。
(資料圖片)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酒店旅游、電影和部分航空公司,已率先出現業績向好的勢頭。
民營航空公司一季度率先盈利
據了解,部分民營航空公司,在一季度率先扭虧為盈,為全行業擺脫虧損奠定了良好的預期。
春秋航空為首家披露一季度盈利的上市航司。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8.63億元,同比增長63.35%;凈利潤為3.5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春秋航空一季度營收和凈利均為2021年以來的季度新高,而且一舉扭轉此前連續5個季度的虧損局面,其后續趨勢值得期待。
光大證券研報認為,民航局統計,2023年一季度全行業旅客運輸量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0%,春秋航空恢復速度領先行業。2023年一季度公司國內航線客公里收益相較2019年同期實現近雙位數增長;3月國際及地區航線票價較2019年仍有較高漲幅。
4月28日,吉祥航空和海航控股相繼發布一季報。其中,吉祥航空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4.42億元,同比增長78.67%;凈利潤1.65億元;海航控股一季度營收翻倍至131.48億元,凈利潤達1.58億元。
與此同時,南方航空發布一季報稱虧損18.98億元,中國東航一季度則虧損38.03億元。此前,中國國航表示,一季度凈利潤虧損29.26億元。雖然上述航司一季度仍未實現扭虧為盈,但一季度凈利較于同期已“虧損減少”。
航旅縱橫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國內計劃客運航班量約6.9萬班,較去年同期實際執行客運航班量增長超3倍。國內民航旅客量預計比去年同期實際旅客量增長近3.6倍。
展望未來走勢,東方證券認為,五一將成為出行消費試金石,因私出行需求釋放,疊加國際航班復蘇,或帶動行業量價表現超預期。光大證券也表示,客運需求持續修復,五一機票預訂表現亮眼,暑運有望迎來出行需求集中釋放,出行旺季航空機場公司盈利修復值得期待。國泰君安研報稱,航空國內客流已恢復,淡季票價持續超疫前,后續旺季趨勢向好。
上海電影和萬達電影一季度業績轉正
今年五一檔電影也是扎堆火爆,《長空之王》《人生路不熟》《檢察風云》等17部影片抱團上映。
即將到來的五一檔剛剛開始,今年暑期檔已經開始預熱,電影市場持續升溫。。《銀河護衛隊3》《速度與激情10》《蝙蝠俠》等進口大片接棒,而《超能一家人》《熱烈》《念念相忘》《掃毒3:人在天涯》等確定暑期檔,
以上海電影和萬達電影為代表的龍頭影視公司,今年一季度率先迎來業績反轉。市場分析認為,今年以來,影院經營秩序逐漸恢復正常,國產影片定檔宣發常態化,進口影片同步引進對行業內容供給形成有效補充,2023年有望成電影市場全面回暖的關鍵性一年。國信證券預測,2023年中國電影票房有望恢復至2019年票房的70%-80%水平。
“AI+影視”概念股上海電影去年業績由盈轉虧,公司實現營收3.68億元,同比下降49.62%;歸母凈利潤虧損3.35億元,同比下降1630.74%。上海電影表示,2022年內上海地區影院停業數月,而全國電影大盤亦遠低于上年同期,因此收入減少。讓人振奮的則是該公司一季度的超預期表現,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78億元,同比增長12.9%;歸母凈利潤3597.57萬元,去年同期虧損128.7萬元,同比增長2894.58%。對于業績大幅增長,上海電影表示,、春節檔票房較好,且經過談判部分影院租賃條款改為純提成,減少了租金成本,導致利潤大幅增加。
公司財報顯示,上海電影三大核心戰略分別是“精品內容、大IP開發、產業轉型”,其中“大IP開發”和“數字化”將對公司產生長遠影響,并已在2022年初現成效。公司所獲授權的優質IP運營開發潛力巨大,將成為公司貢獻全新的增長點。今年以來,上海電影股價大漲223%。
萬達電影的業績表現與上海電影非常接近。2022年實現營收97億元,同比下降22.38%;歸母凈利潤虧損19.2億元。在消費復蘇和行業回暖的大背景下,萬達電影一季報業績亮眼,實現營收37.6億元,同比增長8.6%,歸母凈利潤3.2億元,同比增長601.6%,而扣非后歸母凈利潤3.6億元,同比增長1710%。
旅游酒店同時釋放業績向好信號
今年全國各地紛紛推出旅游刺激政策,在發布旅游獎勵、免收通行費、發放文旅消費券等系列利好下,多家旅游上市公司一季度實現盈利。“五一”來臨之際,多地政府還通過發放文旅消費券的方式,持續拉動文旅相關消費。
黃山旅游發布一季報稱,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457.56萬元,取得2020年以來最好的季度業績,該公司去年全年虧損1.32億,去年同期凈虧損8327.83萬元。報告期內,黃山景區累計接待進山游客84.51萬人,較去年同期20.51萬人增加64萬人,進山人數同比增長312.13%,導致營業收入和利潤增加。受接待量激增提振業績的還有云南的麗江股份。財報顯示,麗江股份一季度營收1.8億元,同比增長331.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520.3萬元,同比扭虧為盈。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麗江旅游去年僅盈利368萬,是近年業績最弱的一個年份,僅僅略好于虧損3780萬的2021年。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目前已有19家旅游業上市公司發布一季度業績報告,其中13家營收高于2019年一季度水平,占比超七成。根據同程旅行此前發布的“五一”假期旅行消費預測數據,預計今年“五一”假期,國內長線游和出境游需求出現井噴,“五一”出行的云南、海南、四川、新疆等長線游目的地訂單量環比增長超過15倍,出境游訂單環比增長近5倍。
以錦江酒店和首旅酒店為代表的酒店業,同樣在釋放積極的消費信號。錦江飯店一季度凈利潤已經超過去年全年;首旅酒店一季度凈利潤為7719萬,實現扭虧為盈。
錦江酒店發布2023年一季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收29.22億元,同比增長25.22%;凈利潤1.30億元(去年凈利為1.13億),同比增加2.52億元。錦江酒店表示,一季報,境內酒店經營顯著復蘇,錦江酒店中國大陸境內有限服務型酒店業務實現營收20.31億元,同比增長19.23%,境內酒店業務占比70.90%。此外,一季度錦江酒店在中國境外酒店業務實現營收11343萬歐元,同比增長40.30%。錦江酒店相關人士表示,錦江酒店(中國區)五一期間預訂房間數是2022年同期的近3倍,較2021年同期翻倍增長,預計2023年五一市場客房出租率恢復至2019年的100%以上。
首旅酒店一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受酒店平均房價和入住率雙雙提升的帶動,首旅如家實現營收16.56億元,同比增長36.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77億元( 去年虧損5.82億),同比扭虧為盈。據了解,2023年全年首旅酒店計劃新開酒店1500~1600家。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簽約未開業和正在簽約的儲備項目達到1907家。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總經理、如家酒店集團董事長兼CEO孫堅近期表示,首旅如家在過去規模化發展的基礎上,將在產品研發、數字營銷、智慧化建設和系統化管理等領域發力。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含信息網絡傳播權)歸屬北京青年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慎良
編輯/樊宏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