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局!這116個城市,人口在減少! 今日關注

2023-05-04 13:02:05 來源:城市財經

作者:子非魚


(資料圖片)

時間已經進入5月份,絕大多數城市都公布了人口數據。重點城市中,深圳、廣州、東莞、長春、哈爾濱、貴陽、南寧等城市仍未披露。

由于去年受疫情影響出現人口回流,廣東人口出現了歷史性轉向,人口首次減少27.2萬人,這是深圳、廣州、東莞遲遲未發布2022年統計公報的原因。

雖然未公布,但預測三座城市人口應該都有所減少。畢竟,已經公布數據的佛山,去年常住人口也減少了6.03萬人。

目前,全國333個城市(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地級市包括盟、自治州)已經有225城市公布了人口數據:

116個城市人口在減少,108個城市人口在增加,1個不變。

也就是說,在已公布數據的城市中,有一半以上人口進入了通縮。

這個答案,其實我們都早有準備,畢竟2022年全國人口已然轉向,減少了85萬人。

內地31個省市自治區中,有13個人口在減少。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省市自治區統計局

具體來看225個城市人口變化情況。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從上面數據可以看到:

第一,去年人口增長第一城是長沙,人口減少最多的是上海。

上海、北京人口減少主要是自動調控的結果,沒啥好說的。

至于長沙為何能成為人口增量第一城,在之前專門分析長沙的文章中已經說過,在此簡單說一下。

一方面是房價助攻因素。長沙在中心城市中,房價收入比最低,被稱為幸福度最高的城市。

另一方面,疫情回流因素。湖南是農民工大省,去年疫情因素影響,沿海地區的勞動力出現了回流中西部的現象,所以才有廣東省人口減少的局面出現。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長沙在虹吸全省人口。

2022年4月份,湖南省發布了《關于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持長沙市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明確提出:

完善優化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城市綜合能級,增強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到2026年,長沙市常住人口突破1200萬人,經濟首位度超過30%。并爭取創建國家中心城市。

去年湖南人口繼續減少,下降了18萬人。受人口回流影響,人口減少數量較2021年有所收窄。

反映到下轄的14個城市身上則是,只有省會長沙一座城市人口在增加,而且增量全國第一,其余城市人口都在減少。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第二,人口增量最猛的不再是一線城市,變成了二線城市。

四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這些年人口一直在減少。深圳、廣州之前每年的人口增量都是幾十萬,2021年在全國人口增量創新低的背景下,突然降到了幾萬人口增量。

去年的數據雖然還未公布,但受人口回流影響,深圳、廣州的人口大概率都是減少的。

也即2022年,四大一線城市很有可能進入了集體下降局面。

一線城市的人口已經走過了快速爬坡階段,開始進入持平階段。而二線省會城市則接過棒來,承擔人口增量主戰場。

導致這種局面,誘因可能是疫情,但疫情也只是加速了周期,并不是決定性因素。根本因素還是城市自身發展的結果。一線城市的高房價、高租金、高生活成本,市場的這個無形之手,本身就在左右著人口的去留。

而隨著二線省會城市不斷崛起,盡管二線省會城市的經濟實力、產業豐富度、就業機會,仍與一線有較大差距,但結合生活成本來說,二線省會城市,是當下很多年輕人最佳的選擇。

第三,熱點城市中人口減少的有上海、天津、北京、佛山等。

第四,人口減少的116座城市,112座是三四線及以下城市。

人口是樓市的基石。在全國人口轉向之下,樓市已經告別了黃金時代,進入了白銀時代。在人口見頂、城市化速率進入低速階段、大多數城市供大于求的背景下:

大多數中心城市的房價將進入滯漲階段,沒有力量再上漲了。至于更多的人口流失的三四線城市,則會進入漫長的調整周期中。

第五,116個人口減少城市,按照秦嶺淮河劃分,北方59個,南方57個。

秦嶺淮河是公認的南北劃分線,所以一些看似南方的城市,其實按照標準線劃分,都是北方城市。比如江蘇的徐州,安徽的阜陽、淮北。

而看似是北方的城市,其實在南方,比如河南的南陽。

隨著出生率繼續走低,往后進入通縮的城市會越來越多。在這種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三四線城市將遭遇兩大利空夾擊。

一個大利空是房產過剩。

今年一季度,住建部披露全國共有6億棟建筑。雖然這些建筑包括居住性質的住房和廠房、寫字樓、機關單位等等,但一般來說,城市的住宅(商品房、住宅、小產權房、工業宿舍)占比都在一半以上,農村的建筑中絕大部分都是住宅。

以此估算,屬于居住性質的房屋應該有4億棟左右,換算成套數,就是個天文數字。

這天量的住房大部分都集中在三四線城市。整體來看,絕大多數三四線城市的房屋供應都嚴重過剩。

另一個大利空,是人口通縮。

房屋過剩,人口越來越少,供大于求的局面更難改變。

兩大利空夾擊之下,絕大部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會進入漫長調整周期中,通縮嚴重的城市,房價會逐漸鶴崗化。

標簽:

上一篇:熊本熊受邀到訪首爾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