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立秋下雨意味著天要轉涼了,諺語云:“一場秋雨一場寒”,說的就是立秋后,降水帶走了熱氣,降低地面溫度,帶來的涼爽天氣。
【資料圖】
2、而“立秋這天不下雨,后面有24個秋老虎”這句古話的意思是在立秋節氣的時候,如果這一天沒有下雨,那么就預示著這年秋季的雨水比較少,還有可能出現“秋老虎”天氣。
3、24只秋老虎,并不是實數,指的是天氣還會繼續熱上一段時間。
4、所以說立秋降雨了,意味著這是一個好兆頭,它不僅帶來了涼爽,還對農業有積極影響。
5、首先,在立秋節氣的時候,正是水稻、夏玉米等作物進入灌漿成熟的關鍵期,如果這個時候陽光充足,氣溫高,但是缺少雨水,就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灌漿,自然產量會受到影響。
6、相反,立秋前后來一場雨,不僅可以緩解之前的旱情,還對于農作物灌漿有利,也就為豐收打下了基礎。
7、由此可見,“立秋”還是一個收獲的標志,所謂“秋不涼,籽不黃”,“立秋十天遍地黃”,“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頂”,一個金色的秋天就要到來了。
8、擴展資料:立秋習俗:秋田娛樂秋天,特別是秋忙前后,農事雖忙,秋種秋收,忙得不亦樂乎!但忙中也有樂趣,常見一些青年人和十余歲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長起來以后,特別是包谷長成一人高,初結穗兒的時候,田間里正是他們玩耍、做戲的場所。
9、他們把嫩包谷穗搬下來,在地下挖一孔土窯,留上煙囪,就是一個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進去,到處拾柴禾,包谷頂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燒。
10、一會兒一全窯的包谷穗全被燒熟了,豐碩的包谷宴就在田間舉行。
11、這種秋田里的樂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
12、2、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
13、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么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
14、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15、3、啃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
16、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
17、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
18、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
19、城里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
20、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
21、他們在瓜棚里,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綠瓤香瓜啃,抱著白生生的山芋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
22、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23、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立秋。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