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機構重倉這些個股 名單 環球熱聞

2023-05-26 07:56:00 來源:互聯網

近日,境外資金增持中國資產的步伐再度加快,在印證全球投資者加倉人民幣資產大趨勢不變的同時,也反映出其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8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境外機構投資者凈買入人民幣債券66億元。在連續4個月凈賣出后,外資購債數據由負轉正。同時,參與中國債券市場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繼續增加,當月新增8家境外機構主體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截至7月末,共有1051家境外機構主體入市。


(資料圖片)

受益于我國經濟延續恢復態勢、7月份中美利差回升、人民幣匯率整體穩定等因素,7月份外資投資人民幣債券的態勢出現邊際改善。長期來看,我國債券市場吸收外資有提升空間,外資仍會穩步增持人民幣債券。

01

外資加碼中國資產

近年來,境外投資者對于中國資產的配置力度逐步加大。雖然7月以來A股市場震蕩調整,但外資對中國股市的積極看法并沒有轉變。近日,摩根大通、貝萊德、安本等外資巨頭公布了旗下基金7月持倉情況,綜合來看,優質的中國資產依舊受到外資青睞。

首先,海外第二大中國股票基金摩根基金-中國A股機遇A于7月大舉加倉新能源。

據晨星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該基金最新規模為426.55億元人民幣,7月份增持了前十大重倉股中的7只,并重點加倉了新能源板塊。其中,該基金對其頭號重倉股寧德時代(行情300750,診股)增持幅度達6.30%,并加倉隆基綠能(行情601012,診股)、國電南瑞(行情600406,診股)、長江電力(行情600900,診股),增持幅度分別為1.76%、4.17%、14.37%。同期,該基金還增持了招商銀行(行情600036,診股)、寶信軟件(行情600845,診股)、匯川技術(行情300124,診股),增持幅度分別為3.88%、4.49%、8.57%。

減持方面,通威股份(行情600438,診股)7月份被該基金減持8.88%,為減持幅度最大的股票。

其次,首家外商獨資公募貝萊德基金,7月份重點關注金融、消費股。

具體來看,貝萊德全球基金-中國A股特別時機,其頭號重倉股貴州茅臺(行情600519,診股)獲增持3.41%,7月末持股市值為4093.3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78億元),比亞迪(行情002594,診股)也獲增持0.65%持倉股份,7月末持股市值為2430.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65億元)。興業銀行(行情601166,診股)、特變電工(行情600089,診股)獲增倉幅度更大,分別達到55.94%、43.59%。此外,京東方A(行情000725,診股)、藥明康德(行情603259,診股)、中國石油(行情601857,診股)、長電科技(行情600584,診股)、瀘州老窖(行情000568,診股)等也獲不同程度加倉。

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成為了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唯一一只被減持的股票,7月被減持了30.23%持倉股份。

此外,歐洲資管巨頭安本旗下,中國股票基金安本標準-全方位中國可持續股票基金也公布了截至7月末的持倉情況,7月份期間,該基金對其重倉股進行了全面加倉,頭號重倉股貴州茅臺獲增持10.8%持倉股份,美的集團(行情000333,診股)獲增持24.82%,招商銀行獲增持44.43%,廣聯達(行情002410,診股)獲增持28.59%,邁瑞醫療(行情300760,診股)獲增持21.75%。

02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

今年以來,大量外資通過滬深港通進入A股,直接配置中國上市公司。截至8月16日,北向資金已經連續四日實現凈流入。數據顯示,8月以來,北向資金凈流出已經超過400億元。

從昨日(8月16日)的凈買入金額來看,北向資金增持了46個行業,其中電池居首,凈買入金額達9.95億元,其次是半導體行業,凈買入4.72億元。此外,汽車零部件、有色金屬、工程建設、汽車整車、風電設備、食品飲料、化學制品、化纖行業等均獲得凈買入超過2億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個股方面,北向資金昨日凈買入寧德時代、北方華創(行情002371,診股)、隆基綠能、比亞迪、邁為股份(行情300751,診股)居前,其中,寧德時代被凈買入9.88億元,北方華創被凈買入6.42億元,隆基綠能被凈買入4.87億元,比亞迪被凈買入3.82億元,邁為股份被凈買入2.23億元。此外,東方財富(行情300059,診股)、星源材質(行情300568,診股)、邁瑞醫療、貴州茅臺、西藏珠峰(行情600338,診股)等個股單日獲增持也超過億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A股前景依舊樂觀

雖然7月份A股震蕩調整,但對于國內資本市場的前景,外資依舊保持樂觀態度。

展望下半年,安本認為有足夠理由對中國股市前景保持相對樂觀的態度。具體而言,疫情進一步受控、監管壓力減輕、寬松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相對不高的估值,結合在一起提供了繼續實現領先表現的空間。

貝萊德基金經理鄒江渝近期也發表了其對A股的看法,“展望下半年,中國經濟有望在全球率先復蘇,企業盈利也有望迎來改善。海外加息周期的影響將逐漸減弱,國內利率的環境和流動性預期也將保持較寬松狀態。我們依然保持對中國權益資產的樂觀態度,并認為市場中蘊藏著豐富的投資機會。

國內機構同樣保持樂觀,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認為,8月15日央行正式降息,刺激信貸穩增長的意圖十分明顯。如果將當前疲弱的信貸視作需要“治療”的問題,那么超預期降息有望帶來的LPR下調將會是信貸問題的“速效藥”。從歷史經驗來看,LPR下調和政策指導往往對信貸市場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對于8月的信貸修復的節奏與效果,或許我們可以再樂觀一些。

標簽:

上一篇:每日熱議!環境設施豈能建而不用成擺設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