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這個區域,最新規劃公示 當前速遞

2023-05-26 23:41:58 來源:新黃河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元代名臣張養浩是濟南璀璨名士文化中的杰出代表。

昨天,新黃河記者了解到,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近日對張養浩紀念館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批前公示,該項目位于天橋區云錦湖西岸,建筑總面積約4932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展廳、公園附屬建筑等。


(資料圖片)

規劃圖

云錦湖公園自建成開放以來,已成為北湖片區一顆“明珠”。與此同時,公園娛樂康體功能不斷完善、提升。

此次公示的張養浩紀念館位于水屯北路以北、云錦湖西岸,規劃用地建設面積221517平方米,主要為地上1—2層的仿古建筑,包括展廳、附屬辦公建筑、大門、門廊和內庭院等建設。紀念館主入口正朝東,門前廣場預留親水空間。

在張養浩紀念館規劃批前公示前,與紀念館相鄰的云錦湖停車場地塊一、二同時公示。為節省空間,兩個停車場均為地下2層建筑,地塊一設計車位520個、地塊二設計車位200個,充電車位預留15%。非機動車位主要在地塊一布局,總面積約466平方米。這兩個停車場地塊的建設,將完善云錦湖、張養浩紀念館的游玩、觀展需求。

關于張養浩紀念館,濟南早有規劃打算,“在云錦湖選取適當區域、采取適當形式,對張養浩的歷史文化進行展示”。如今,隨著張養浩紀念館規劃批前公示,選址塵埃落定。

濟南歷史文化名人眾多。近年來,并稱“二安”的辛棄疾、李清照紀念館,分別在稼軒文旅城、明水古城建設中得已新建、擴建。此次張養浩紀念館建設提上日程,對持續提升文化軟實力,打造“文化濟南”具有重要意義。

云錦湖西岸 新黃河記者王鋒 攝

700多年后

張養浩文化仍在傳承

“張養浩紀念館要建在云錦湖旁邊,從效果圖看充滿了古色古香的文化韻味。”5月25日,張養浩紀念館規劃的消息在張宗倫的朋友圈刷屏。作為張養浩第二十三代孫,張宗倫倍感自豪,看到紀念館規劃的消息后更是欣喜萬分。

公示的紀念館位置往西數百米,正是文忠園,也被稱為張養浩墓公園。據了解,張養浩墓公園里有元、明、清代的石碑、牌坊、石龜趺、石獅等文物。“大約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村里先后對墓園進行修葺改造。其中,規模比較大的改造就有三次。”68歲的張宗倫回憶。1979年,張養浩墓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列為山東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天橋區柳云社區是一個張氏族人的聚居地,大部分本地人是張公后裔,民風樸實。“大家從小就受家里教育要尊老愛幼,懂得禮讓。”對于張氏族人而言,張養浩墓是大家共同的祖墓,也是大家對于家族、傳統和文化的一個傳承象征。

近幾十年來,每年都有來自廣東、廣西、湖南、四川、福建、安徽及山東其他市張養浩后裔,來到柳云社區張養浩墓謁祖省親。對于他們而言,既是尋根問祖,更是傳承先祖的文化和精神,為官則清廉、為民則守信、經商則誠懇。

作為張養浩的后人,他們也在通過不同的形式,宣傳著張養浩的生平和思想。2018年夏天,在柳云社區舉辦了首屆“北園荷花節暨張養浩文化詩詞朗誦晚會”。張養浩詩詞研究會與柳云社區朗誦分會正式揭牌成立。通過這里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傳承,社區內的孩子從小耳濡目染接觸傳統文化,熟練背誦著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等古詩詞。

2020年10月20日,柳云社區舉行了“紀念張養浩誕辰750周年”學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以“張養浩與濟南名士文化”為主題,圍繞張養浩文學成就及其貢獻、張養浩與“文化濟南”建設、張養浩廉政思想及其當代價值、張養浩吏治成就及其啟示、張養浩《家訓》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等內容展開深入研討,并對如何弘揚張養浩文化,加快“文化濟南”建設提出真知灼見。

2022年8月24日,張養浩文學館在濟南開館。在這里可以通過紀念張養浩,學習張養浩功業、繼承張養浩精神、傳承張養浩文化,成為泉城文化又一新地標。

(新黃河客戶端記者羅曉飛 丁國彬)

今日《濟南時報》

邀您速覽

標簽:

上一篇:【風口解讀】海能實業二股東等擬減持2.97%股份,一季度扣非凈利下滑超90%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