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老年人失業再就業真的太難了。
(相關資料圖)
我以前上班時,感覺不到找工作的艱難,總認為是很多人無病呻吟,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沒想到,親身經歷后,才發現,找工作對中老年人來說就是很殘酷。
我,今年50歲,因為一直在一家民營公司當設備主管,負責公司的技術和管理工作。就職期間還多次被評為優秀員工,所以總感覺自己了不起,很有成就感,心里就飄飄然了,從來沒把失業對標到自己身上,更沒想到有朝一日我也會失業。
我原來想在這個工作崗位上,熬到退休,從來沒有再為提高能力努力過,更沒有危機意識感。以溫水中煮青蛙的狀態,糊里糊涂過了這么多年,現在大環境不好,公司因為訂單減少裁員,我也成為失業人士。
原以來憑借自己的能力,再找一份工作不是問題。可現在真得失業了,到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求職市場對中老年人真得很不友好,90%的面試都是因為年齡問題被拒絕。
這一次次的打臉,讓我都快沒有求職的信心了!本想找個低標準的保潔、保安,沒想到還要托熟人關系。
這時我才意識到,我以前所認為的自己有能力,有技術,自信滿滿,全是平臺給我的。一旦失去了平臺,一切從零開始,年齡這一塊就是我無法與人比較的硬傷。
面對中老年人的再就業問題,困難如此之大,我真不知道為什么國家還要延遲退休?那中老人想提高再就業成功率,又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我們經常說不管何時,學一門技術很重要,但技術也要有對應的平臺。沒有需求的技術,即使你學得再好,也沒有用武之地。
技術是一個人立足于平臺的資本,這個技術別人還不能具備,你要想在平臺立足,就必須超過他人,比他人多一些優勢,具備稀缺性。
這樣不管何時何地,平臺離開你,都不能進行正常的業務流轉。我們單位也經過了改革,一些有稀缺性技術的人才,在競爭中就穩居其中,沒有一點危機感。
一些人還因為工資低想跳槽,公司為了留住人才,還不得不加薪。所以不要再說技術沒用,也不要再說平臺無所謂。
一個人要想在職場生存,技術、平臺都很重要,技術能為你增分,平臺能提升你的眼見力。
沒有經歷過,就沒有發言權。你是不是曾經也沒自己的努力,沒有跟上房價上漲的速度,而萎靡不振。為自己起早貪黑,夠不著富有而想在放棄。
努力不是沒有用,是你沒有找對方向。不管何時,只有認清到現實的嚴重性,你才會具備危機感,才沒有放棄努力,選擇躺平。
我以前也抱怨日復一日的工作,可當家人生病,孩子交錢時,我才明白,我曾經的摸爬滾打就是我現在的底氣。
因為努力了,我才能輕松支付那天天上漲的賬單;因為沒有放棄,我才能護家人平安,孩子成長。
《力量》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磁場環繞,無論你在何處,磁場都會跟著你,而你的磁場也吸引著磁場相同的人和事。
人不能放棄學習,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不會被社會淘汰。不信你看看現在,如果你不學習,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你一出家門就會寸步難行。
文化名人馬家輝,曾經也是人人瞧不起的“衰仔”,可在不被人認可的日子里,他從來沒有放棄讀書,就這樣在名人傳記的影響下,不但出了書,還跨界成為主持人。
凡事不往壞處想,總是積極地面對,用成長的視角來改變,必會重見艷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