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對于西式快餐而言,中式快餐以中國人的餐飲習慣為基礎,結合快餐的某些元素,是一種全新的屬于中國本土的餐飲形式。
(資料圖)
肯德基和麥當勞在中國的風行使本土餐飲產業結構迎來新的變化。隨著國人生活形態的變化,中式快餐以獨特的適合國人的“中國味道”吸引著原本經常光顧“洋快餐”的時尚一族,并為大部分普通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快餐服務,迅速搶占大量的市場份額。
中國產業洞察網數據顯示,33.69%的人常吃西式快餐,而61.73%的人仍衷情于中式快餐。因此,中式快餐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營業額年增長超過20%。
近年來,隨著新消費賽道崛起,現場炒制、稱重自選、小碗菜等新餐飲模式誕生,中式快餐成為不少上班族的午餐選擇,行業內也誕生了許多中式快餐連鎖品牌,比如鄉村基、大米先生、真功夫、永和大王、順旺基、老娘舅等。
在中式快餐品牌快速發展的同時,網絡上消費者吐槽中式快餐價格太貴的言論也引起了許多人的討論與共鳴。
中式快餐到底貴不貴?
由于不同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差異,記者主要選取上海與成都兩地熱門中式快餐品牌,按照一人一葷一素一湯的標準進行測算。
在上海,大米先生、真功夫兩家中式快餐頭部品牌店,按照“一葷一素一湯”標準,大米先生熱門菜品搭配下來,單餐價格為36元;真功夫的熱門套餐價格為42元起。若按照42元/餐的標準,一個月22個工作日計算,午餐總共需要花費924元;若是加上晚餐以一天兩頓的工作餐計算,則需要花費1848元。在成都,大米先生、鄉村基、順旺基三家中式快餐頭部品牌店,同樣按照“一葷一素一湯”標準,大米先生熱門菜品搭配下來,單餐價格為25元;鄉村基熱門套餐價格為24元;順旺基熱門產品搭配下來,價格為29元。
這是什么消費水平?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公布數據,2022年上海城鎮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4034元,平均每月為7003元,單是工作餐支出,或占可支配收入的近三成。而根據成都市統計局數據,2022年成都城鎮常住居民的人均消費支出為32171元,平均每月為2681元,每月近500元的工作餐支出占到可支配收入的約四分之一。
事實上,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2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構成數據,居民約把消費支出的30.5%用在食品煙酒支出上。若按照這個比例計算,2022年上海城鎮居民在食品煙酒上的總花費約為1228元/月,成都城鎮居民在食品煙酒上的總花費約為818元/月。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大部分人在飲食方面的預算沒那么多。
無論在上海還是成都,實現中式快餐自由確實很難,也不難理解為什么網絡上會有關于“月入兩萬吃不起中式快餐”的討論。
半數消費者認為中式快餐價格、口味需要調整
根據歐睿國際發布的《消費者消費中式快餐行為偏好》數據,消費者選擇中式快餐主要原因是工作通勤、工作繁忙、沒時間做飯。雖然預算有限,但因為沒有時間自己做飯,面對并不便宜的中式快餐,白領們也只能“無力吐槽”。
根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19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數據,超過六成的白領午餐費用控制在20元以內,其次是預算在21—30元的,占比27.64%。對工作餐而言,實惠和管飽是核心需求。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餐飲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數據,在2021年中國白領群體食用中式快餐可接受價格中,41.5%的受訪者選擇21—30元(含30元),40.9%的受訪者選擇10—20元(含20元)。
可見,30元以下才是絕大多數白領的選擇,而能夠接受工作餐價格在40元以上的受訪者不到4%。
此外,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餐飲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數據,在2021年中國白領群體認為中式快餐需要改進的地方中,有54.5%的受訪者選擇口味改進,選擇價格調整的受訪者占比也達到50.5%。短視頻里新鮮出鍋的盒飯看著那么香,而自己碗里的菜卻滿是料理包的味道,完全沒了中餐的靈魂,這也讓很多人無法接受。
中式快餐行業面臨的矛盾與困境
一方面,消費者都在吐槽中式快餐貴,失去中式快餐自由;但另一方面,連鎖中餐也在叫苦,表示錢并不好賺。
公開資料顯示,老娘舅、鄉村基近三年的平均凈利率不到4%。根據中國飯店協會數據,國內餐飲行業的總體凈利潤率在10%左右,中式快餐的凈利潤率明顯較低。
賺錢難,究其原因,還是在于餐飲行業房租、原材料、人工這“三座大山”壓得企業喘不過氣。
CBD寫字樓工作的白領,大多午休時間不長,能接受走去堂食的范圍,基本集中在寫字樓一層的商鋪,或者毗鄰寫字樓的商場負一層。連鎖餐飲品牌選擇在這樣人流量大、消費客群還固定的地方開店,店鋪租金必然不會低。而且為了能給食客們提供充足的就餐區域,開店面積動輒數百平方米,在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做生意,成本自然也嫁接到了消費者身上。窄門餐眼數據顯示,在商場里開店最瘋狂和夸張的,當屬“面館新貴”馬記永、和府撈面、陳香貴,其有七成以上的門店都開在商場里。日式快餐品牌吉野家也有一半的門店開在商場,此外,鄉村基也有34.1%的門店選址在商場,屬于比重較低的餐飲品牌。
連鎖中式快餐變得越來越貴,走高的食材成本和人力成本壓力也是重要推手。
以鄉村基為例,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鄉村基以上三項成本開支均呈增長趨勢。2022年,其所用原材料及耗材、員工成本、物業租金及相關開支分別為20.2億元、11.74億元和1.32億元,占同期收入的比重分別達42.9%、24.9%和2.8%。也就是說,鄉村基每收入10元錢,就要花超過7元錢在原材料、人工、房租上。
積極爭奪“中式快餐第一股”的老娘舅毛利率同樣也在下降。成本如此之高,還賺不到錢,這對消費者來說不是個好消息:連鎖中式快餐價格本就走高,不繼續漲價已是萬幸,想要降價怕是難上加難。
消費者面對著確實不便宜的中式快餐,餐飲企業面臨著利潤較低的局面,這也折射出當下中式快餐行業面臨的矛盾與困境。讓上班族吃到一份實惠可口的工作餐,還需各方尋求一個最優解。
(綜 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