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
竹子是我國傳統的“四君子”之一,自古以來就受人喜愛,但關于竹子的本質問題卻一直很有爭議。很多人喜歡竹制的各種筷子、菜板、笤帚等用品,把它當成木頭使,但要是直接問竹子是不是木頭,那肯定會有很多人不確定。那么竹子到底什么植物呢?應該屬于樹木還是草呢?
按照我們普通人的日常理解,竹子應該是屬于樹木的。首先,竹子看起來長得非常高大,生活中十幾米高的竹子很常見,三四十米的也不是沒有,可以說竹子長得比很多真正的大樹還要高。其次,它的質感非常堅硬,拿來制作筷子、柜子、砧板等物品非常結實耐用,一點也不像脆弱的小草那樣又軟又小。再說隨著年份增加,竹子還會一節又一節的不斷長高,不像很多草本植物那樣長一年就死掉。此外,竹子生長多了之后,大家都默認管大片的竹子叫竹林,而不是竹叢、灌木叢。從“林”這個字就能看出來,組成樹林的的要素那必然是樹木,因此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里,竹子應該是屬于樹木的。
然而在國際植物的劃分中,竹子算不上是樹木,而是屬于禾本科竹亞科竹屬下的草類植物,跟玉米、茅草、甘蔗等植物一樣,都屬于草本植物,是草的一種。聽到這個結論,你是不是非常震驚?竹子長得那么大,那么怎么看都跟地上的草扯不上關系啊,它憑什么被分為草本植物呢?這就不得不提竹子的特點了。竹子雖然長得高大堅硬,表層會木質化,但它里面是中空的,堅硬的只有皮而已,而木本植物的莖干都是長有年輪的,竹子里面沒有任何結構,更別提年輪了。其次,樹木在生長的過程中會有形成層和木質部,但這些東西竹子通通沒有,它的木質部和韌皮部是直接接觸生長的,長到一定程度后就不會再長了,但樹木只要活的年限夠長,那每年都會長粗。再一個,很多樹木的生長是以年為周期的,它們成熟之后,每年都會經歷開花結果的過程,并通過果實繁衍后代。但是竹子卻不會如此,它們一輩子只開一次花,而且開花并不是為了繁衍,反而開過后就會死亡,它們繁衍依靠的是根莖竹筍,這一點更像草木,而不是樹木。
此外,竹子的品種很多,雖然大部人熟悉的竹子都是十幾米高的,甚至還有一些三四十米高的巨型竹子,但是世界上還存在一部分小巧的竹子,例如文竹、矮竹等品種,它們的體型非常小,有些還不如路邊的雜草高,放在草叢里面完全不會突兀,因此國際植物學家在進行分類的時候,就把竹子分到了草本植物里面。
不過對于這個結論,民間依然有不小的爭議,因為棕櫚科的植物很多都沒有次生的形成層,比如大王椰也是空心的,內部沒有年輪。但所有人都得承認椰子樹就是樹,而不是草,只不過國際權威機構非要認定竹子是。民間的爭論也影響不到他們,我們只能記住這個答案。不過我們國內對于竹子的劃分有兩種,按照形態分為草本竹和木本竹。那種體型高大,莖干質感堅韌的品種被稱為木本竹,而那些體型較小柔軟,跟草差不多的品種便被分為草本竹。
說到底,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之間的分類并不是壁壘分明的,就像我們熟知的辣椒,一般情況下它都是一年一生,跟絕大多數草本植物一樣。但在我國云南、廣東等地區,也有越冬成功的辣椒苗木制化成功,變成高達幾米的辣椒樹。云南地區產的小米辣原本是一種獨立的灌木植物,但現在也慢慢跟辣椒合并了。當然,竹子是草本植物這個觀點仍然是目前學術界普遍最受認可最權威的觀點,其他的觀點可以作為一般非正式場合的學術討論或者是日常聊天的談資,但在大型專業性的考試等正規場合里,竹子是草這個觀點才是正確答案。那么大家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