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牧原股份、新希望、溫氏股份等多家上市豬企陸續披露5月生豬銷售簡報。從市場情況來看,2022年四季度以來,商品豬價格持續走低,從26元/公斤左右一路下跌至目前的14元/公斤左右,跌幅約45%。值得注意的是,在生豬銷售均價普遍微降的情況下,龍頭企業5月生豬銷售量和銷售收入同比實現增長。對于豬價接下來的走勢,機構認為豬價磨底行情將持續。
金融投資報記者 劉敏
盤面上,6月8日,生豬板塊盤中大幅拉升。截止收盤,新五豐、巨星農牧報收漲停,溫氏股份、天康生物漲幅分別為6.10%、4.88%,天康生物、海大集團、新希望均漲超3%。
(資料圖片)
生豬售價環比小幅下降
5月,牧原股份銷售生豬576.4萬頭(其中商品豬536.7萬頭,仔豬38.0萬頭,種豬1.6萬頭),同比降1.7%;銷售收入為94.89億元,同比增12.8%。其中,向全資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計銷售生豬96.2萬頭。從價格來看,公司商品豬價格相比2023年4月份略有下降,商品豬銷售均價14.18元/公斤,比2023年4月份下降0.14%。
溫氏股份5月銷售肉豬209.36萬頭(含毛豬和鮮品),環比下降0.60%,同比增長58.20%;銷售收入為36.64億元,環比下降1.58%,同比增長46.44%;毛豬銷售均價14.33元/公斤,環比下降0.21%,同比下降8.96%。
從新希望銷售情況來看,公司5月銷售生豬144.28萬頭,環比變動-8.33%,同比變動37.99%;收入為22.38億元,環比變動-5.25%,同比變動26.73%;商品豬銷售均價14.20元/公斤,環比持平,同比變動-4.12%。新希望表示,生豬銷售量同比上升較大的主要原因是生豬產能釋放。
大北農公告顯示,生豬銷售數量當月合計為45.36萬頭,銷售收入當月合計為7.11億元,同比增長47.82%;商品肥豬當月銷售均價為14.03元/公斤,環比小幅下降。另外,天邦食品5月份銷售商品豬66.12萬頭(其中仔豬銷售16.41萬頭),銷售收入9.49億元,銷售均價15.58元/公斤(商品肥豬均價為14.43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44.75%、28.70%、6.55%。公司表示,2023年5月公司生豬銷量環比及同比上升主要系今年5月商品豬和仔豬銷量增加,同時今年1-5月商品豬出欄較去年同期也有所增加。
豬企出招提升抗風險能力
在生豬行情低迷周期內,上市豬企也紛紛出招增強抗風險能力。
具體來看,牧原股份選擇發展屠宰業務開拓新的業績增長點,預計2023年的全年屠宰量為1000萬頭至1500萬頭。海通證券分析認為,牧原股份的屠宰業務有望在今年或明年逐步為公司貢獻利潤。溫氏股份生豬屠宰業務則處于布局和探索階段,年屠宰產能達350萬頭左右,目前在建生豬屠宰項目共4個,設計年屠宰產能合計400萬頭。
新希望則在食品業務重點發力,產品矩陣不斷豐富。東方證券分析師張斌梅認為,壓制生豬養殖業績的歷史包袱正在逐漸化解,公司正常經營場線的成果持續向好,公司目標2023年底成本降至16元/公斤以下。同時,公司推動組織及運轉機制優化,在產品、區域、渠道等方面都有較好的拓展,實現了量利同增,公司期望未來3年保持年均30%增長。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至今,共有8家豬企披露定增預案,擬募資合計約160.92億元,募投項目主要圍繞飼料生產、生豬養殖、信息化改造和收購子公司少數股權等。
其中,天邦食品、大北農募投項目都提到“數智化”、“信息化”等內容。其中,天邦食品2022年定增計劃顯示,公司擬募集資金27.20億元,擬投入20億元在數智化豬場項目中。該項目擬對天邦食品26個母豬場進行智能化、舒適度和生物安全改造升級,占其母豬場總產能的58.86%,提升豬只健康水平,達到降低飼料、藥品、人工成本投入,提高豬場產出的目的。
大北農定增計劃顯示,信息化系統升級改造項目有利于公司實現智慧種業,智慧畜牧,推動全產業鏈數字化,推進公司各生產經營主體互聯網融合應用、農業產品加工信息化及農產品電子商務。另外,大北農根據今年行情選擇主動收縮產能,公司今年3月曾對外表示2023年計劃目標出欄600萬頭,于5月將計劃調整為500萬頭至550萬頭。
市場對豬價持樂觀態度
據中國養豬網監測數據,截止6月7日,生豬(外三元)為14.24元/公斤,較5月初跌2.2%,較年初下降13.4%。豬價持續磨底,上市豬企普遍面臨經營壓力。從業績來看,三大豬企龍頭溫氏股份、新希望、牧原股份今年一季度分別虧損27億元、17億元、12億元。
對于豬價接下來的走勢,龍頭企業則保持“謹慎樂觀”態度。溫氏股份表示,今年初以來,豬價已持續低迷5個多月,特別是春節前后價格較低。按照往年經驗,8月至10月為傳統消費旺季,傳統節日、社會慶祝活動等較多,疊加部分地區腌臘需求,社會肉類消費需求相比上半年更加旺盛,豬價往往較高。牧原股份也認為,下半年隨著生產管理的不斷優化、疫病防控及凈化的持續推進,公司生豬養殖成績有望繼續提升。
機構方面認為,豬價磨底行情將持續。國金證券表示,短期生豬供給端壓力偏大,根據能繁母豬存欄量推斷,未來幾個月生豬出欄量維持環比增加態勢,預計生豬價格維持低位震蕩,而下游渠道較高的庫存或使得生豬價格存在再次下探的可能性,養殖端處于虧損的時間可能拉長。
民生證券認為,一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對應10個月前仍是能繁母豬存欄的相對高點,市場整體供應充足,且前期行業也并未出現積極出欄降庫存的趨勢,出欄體重仍處于高位。其次,夏季高溫不利于豬肉消費,替代品包括白羽雞等價格的下跌也削弱了豬肉的吸引力。第三,現階段屠宰企業庫存、資金壓力較大,主被動入庫意愿較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