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績簡評
2023 年4 月25 日,公司發布22 年年報及23 年一季報,22 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3 億元,同比下降7.2%;全年扣非歸母凈利潤0.07 億元,同比下滑93.0%,系營收下降及人員薪酬增加所致。
公司23 年Q1 實現營收1.6 億元,同比增長18.3%;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0.2 億元,同比增長67.4%,主要系移動終端業務同比增長及收到增值稅退稅較上年同期增長16.6 倍所致。
(資料圖片)
經營分析
移動終端業務增速回正,多產品量產出貨推動收入提升。22 年單Q4 公司移動終端業務收入同比上升4.2%,環比上升1.3%,已實現逆市增長;23 年Q1 公司該業務營收為1.5 億元,同比進一步增長25.9%。公司22 年研發的單攝電影模式、星空拍攝、智能暗光增強等解決方案均已量產出貨;公司還新推出智能視頻超分、智能天際線矯正等多項解決方案,有望陸續貢獻營收。
前裝定點車型持續拓展,有望隨量產實現收入高增。22 年公司智能汽車業務實現營收4,441.8 萬元,同比增長121.2%。公司持續拓展主機廠和Tier1 新客戶,前裝定點項目包括長城、長安、吉利、上汽乘用車、合眾、理想、東風嵐圖、本田、東風日產、奇瑞、沃爾沃等多款量產車型,搭載產品包括DMS、OMS、Face ID、TOF 手勢、AVM 等艙內外算法。公司加大智能汽車業務人員招聘力度,截至2022 年末,公司研發人員同比增長11.0%,有望進一步拓展產品品類。
AI 視覺技術積累深厚,有望借助AIGC 賦能AR/VR 業務。GPT-4等多模態技術與公司既有的視覺模型的底層方法相通,大模型技術的高速迭代有望為公司技術研發帶來新的思路。此外,公司在AR/VR 領域投入多年,已為三星手機開發AR ZONE 應用。伴隨本輪AIGC 技術革新,公司有望進一步豐富AR/VR 及可穿戴設備的功能,可帶動相關營收增長。
盈利預測
根據公司發布的年報及一季報數據,我們將公司2023~2025 年營業收入預測調整為6.3/7.4/8.4 億元;將2023~2025 年歸母凈利潤調整至0.7/0.9/1.1 億元。公司股票現價對應PE 估值為181.4/148.8/121.2 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上游芯片缺貨的風險;車載業務拓展不及預期;高端手機出貨量不及預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