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沸沸揚揚鬧了幾天的“一頁創始人范新性侵女下屬未遂”事件終于告一段落。4月27日中午,出版品牌“一頁folio”編輯部發布公開聲明,澄清“范新事件”發生于2016年,并非發生在2019年才創立的“一頁”公司內部;聲明公司核心團隊決定與范新切割,并積極尋求徹底切割的可執行性;并透露公司將在適當的時候注銷“一頁folio”品牌,此后公司的一切品牌、圖書、運營及未來可能的收益均與其無關。
【資料圖】
“一頁”編輯部4月27日發表的公開聲明
同日,澎湃新聞記者獲悉,范新已于4月26日前往公安機關做了筆錄。但截至發稿前,范新依然拒絕接受采訪,記者也無法與受害者取得聯系。
這起事件最早曝光于4月24日。當時豆瓣用戶“霹靂轉轉兒”發帖,曝光了前廣西師大出版社·新民說的一位工作人員的長文。文中提到,范新在“新民說”工作時,曾在一次出差期間“尾隨”一名女同事“進入她的房間”,企圖對其進行性侵而未遂。原帖中描述當時兩人“扭打在一起,范新眼鏡被打落,女孩皮膚和面部則有抓傷。最后占不到便宜的范新在她的房間僵持了一個晚上,癱倒在桌子上睡了一晚,因為醉酒失力而沒有得逞”。
文中同時提到,受害女孩在一位“成熟女士”(指當時任職于“新民說”、后擔任“一頁”品牌總監的微博用戶“逃亡者的恰恰”)的勸說下,沒有第一時間報警。而此后范新在公司內部念了“悔過書”進行道歉,事情便不了了之。
事情曝光后,在豆瓣、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引發網友熱議,也將范新和“一頁”推上了風口浪尖。同時,由于曝光文中提到,“逃亡者的恰恰”曾在事發后參與掩蓋范新的所作所為(“恰恰說今天的消息誰也不能往外說”),這位在社交媒體上非常活躍的“一頁”“網紅”品牌總監也遭到了公眾的譴責。對此,“恰恰”選擇隱藏豆瓣主頁、在微博上開啟“一鍵防護”(即微博賬號無法被關注、無法查看評論和轉發內容)。
而范新則當晚在豆瓣發表回應,語焉不詳地“承認”了自己“曾經的丑陋和不堪”,向“被自己連累的公司同事”道歉,并表示會退出公司品牌運營相關,“回歸一個編輯的本分”。由于范新在認錯中含糊其辭,未對受害者做出誠懇的道歉,并表示依然會在“一頁”擔任編輯工作,因此并未平息眾怒,反而引發了更多指責。范新也很快隱藏了這條回應,至今未以個人名義再做任何回應。
“一頁”創始人范新在豆瓣發表的回應(已隱藏)
“一頁”創立于2019年,是一個新興的出版品牌。盡管成立時間不長,但鑒于其不俗的選書品位和出色的營銷策略,在讀者中已小有名氣。這幾年,“一頁”出版了三島由紀夫、芥川龍之介的口袋文庫本系列,坂元裕二的《往復書簡:初戀與不倫》《花束般的戀愛》,社科類暢銷書籍《翦商》,許知遠的《十三邀》系列,以及一系列女性主義書籍《老妓抄》《我身體里的人造星星》《閉經記》《關于女兒》《獻給愛與子宮的花束》等等。
由于大多數讀者并不熟悉創始人范新,經常在社交平臺上關注女性話題、以女性主義者自居的品牌總監“恰恰”儼然成為了“一頁”在臺前的代言人。同時“一頁”品牌也一直在做女性主義方向的倡導與營銷。在不久前的“三八”婦女節,“一頁”聯合全國50多家書店,在多個城市設置了以“無法定義的女人們”為題的女性空間。如此一來,讀者們自然地將“一頁”視為一個以女性主義為特色的出版品牌,于是,當“一頁”這一傷害女性的丑聞曝光時,引起了讀者的極度憤慨。
事情曝光后,讀者們發起對“一頁”的抵制活動,紛紛在社交平臺上承諾再不購買“一頁”出版的圖書,或在豆瓣給相關圖書打低分。還有讀者匯總了“一頁”部分已出版和將出版的女性主義書籍的作者和版權方的聯系方式,給他們發去郵件,闡述此次事件的始末,希望以此影響“一頁”的決策。
風波中的出版品牌也不止“一頁”一家。4月25日,“樂府文化”創始人涂涂針對此事也發表了聲明,雖然表明了對范新的批評,但更多著墨于對范新的褒獎和理解上,同時暗暗指責行業中的女性編輯沒有出來發聲。由于“樂府文化”曾出版過楊本芬的“女性三部曲”并反響極佳,“樂府文化”也一直被視為性別友好的出版品牌,涂涂的這一發言便更令讀者激憤。因今年年初時“樂府文化”經營困難時曾向社會發起眾籌,參與眾籌的讀者便紛紛要回了眾籌的錢款。4月27日,作者童末在豆瓣發表聲明,表示因不滿于“樂府文化”在眾籌中的做法和涂涂的個人發言,終止其長篇小說《大地中心的人》與“樂府文化”的出版合作。
“樂府文化”創始人涂涂的發言
近年來女性主義話題在國內流行,上野千鶴子等女性主義學者成為學術明星,越來越多的出版公司都將目光投向了這一領域。然而,僅僅將女性主義作為一門生意來做是不夠的,當“一頁”這樣的出版品牌出于逐利目的而大肆營銷其女性主義形象時,也該捫心自問,是否從內心尊重女性員工、女性讀者,是否身體力行地維護女性權益,真正踐行女性主義的價值觀?出版行業向來被視為人類精神的守衛者,從業者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也更需注重其社會效益。如果僅僅只是披著女性主義的外衣,實則做著傷害女性的事,那么當真相敗露后,勢必會遭到讀者的唾棄。正如豆瓣用戶“松如”說:“(‘一頁’)品牌用女性主義的選題滋養了讀者,日后讀者識破范道歉信的語焉不詳和避重就輕,也說明品牌在這個選題上的成功,實屬善事一樁。” 這應當引起整個出版行業的警醒。
如前文所述,“一頁”目前正在與范新切割,但關于當年事情的真相,仍有不清晰之處。受害者至今沒有發聲,范新也不再回應,而“恰恰”4月27日發布的個人聲明依然含糊不清、充滿了對自我的辯解和責任的回避(“我也許說了那句‘今天的信息不要說出去’,如果當時說了,當初的意圖在今日已不可揣測”“為了維護范新而去捂嘴,我自問絕對沒有,但這個標準或許因人而異”)。而由于此事年代久遠,對于事實的確認和罪行的追究也非常困難。這件事對于曾經心懷理想進入出版行業的受害人來說,或許已經留下了永久的傷害;而對于一度喜愛并追隨“一頁”的讀者來說,這件事也很難真的結束。“一頁”事件也許已經翻過一頁,但女性在職場和其他環境的人身安全,依然是需要我們長久關注的問題。
“一頁”品牌總監“逃亡者的恰恰”4月27日發表的回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