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報北京5月18日電 近日,由中鐵建設集團承建的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安置房建設項目二期工程成功實現竣工驗收,3200人的美好生活新篇章即將由此開啟。
2020年,在成都市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中鐵建設集團項目團隊正式進駐成都市新津安置房官林村地塊,一場事關3200人的"圓夢之旅"由此拉開。
(相關資料圖)
從無到有 以高品質為居民幸福加碼
"很難想象30多月前,這里還是一片雜亂不堪的荒地。現在變成了寬敞明亮的安置房,小區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全……"居民劉書華介紹,項目周邊還有高鐵站、地鐵站、學校、醫院等"五臟俱全"。
"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住房,在老百姓心中,不僅是一個遮風擋雨的住所,更是承載希望和記憶的港灣。2020年7月8日,正式拿到中標通知書當天,中鐵建設集團新津安置房項目負責人姚遠就給團隊定下目標,要誠信履約踐諾,匠心打造精品。
該項目總占地79畝,總建筑面積約19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住宅、商業、地下室、總坪及配套工程。其中,地上建筑包含8棟住宅樓(17-22層),面積約125202平方米;6棟商業,面積約6207平方米;兩層地下室,面積約59126平方米。共計1380戶,可安置居民近3200人。
據項目總工程師李悅介紹,該項目從周邊既有建筑風貌、環保及外立面自身載荷考慮,外立面采用米黃色和淺灰色真石漆,屋頂鋪裝淺灰色屋面瓦,搭配藍灰色玻璃,柔和而雅靜。
在施工過程中,將部分地面鋪裝調整為花崗石鋪裝,和周邊街道整體風貌保持統一。同時對小區內常青科喬木與落葉喬木的搭配比例進行調整,由原設計的4:1調整為了接近1:1,讓小區的春夏秋冬,風景各不相同。小區容積率約為2.5,近17000平方米綠化面積,植物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商超、幼兒園、學校、地鐵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滿足5至10分鐘生活圈服務需求。
"以前是"有房住",現在是"住得好"",劉書華笑著說道。
精細管控 用匠心打造精品
"放心"二字,需要更多"匠心"來承載。工程質量是一個企業的"金字招牌",更是老百姓關注的"民生大事"。項目負責人姚遠介紹,"此項目為成都市新津區重點工程,且意義重大,質量必須是亮點。"項目部定期召開月度質量分析會,將質量責任層層分解,從項目經理到技術員,從班組長到一線施工人員,層層負責,逐級管控,構建起一道嚴密高效的施工質量管控體系。
2022年1月,隨著屋面、后澆帶、樓梯、砌體等施工樣板陸續進入施工現場,居民王大爺談到,"以前村里修的房子不安逸,下一場雨,墻角滲水要好幾天才干,央企來修這個安置房,看架勢質量應該巴適得很哦。"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大力實行"樣板先行",尤其是針對房建類項目容易出現的滲漏、空鼓、開裂等質量通病,總結提煉防滲、防空、防裂控制要點,組織一線施工人員學習執行,將質量標準融入到每一個細節,做到精益建造、精細管控。
為了確保每一項質量標準落實到位,項目部把日常巡查檢查機制作為"重要抓手"。項目總工程師李悅要求,"我們要嚴格實行工程質量及隱蔽工程驗收制度,項目先自檢,再報請監理驗收,通過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此外,項目部定期組織巡查,列出質量問題清單,出具解決方案,責令限期整改,把每一項質量問題解決在施工過程中,確保工程質量全面受控,拒絕"偏差"和"走形"。
安全為本 用行動恪守職責
安全是工程建設的底線紅線,更是一個企業穩定健康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容不得有絲毫的松懈怠慢和麻痹大意。項目負責人姚遠常說,"人人都是安全員"。自開工之日起,項目部就把安全生產作為工程施工的第一要義,將"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深深鐫刻在每一個項目部人員的心底。
2022年3月14日,該項目施工現場9臺塔吊都擁有了專屬二維碼"銘牌"。塔吊班組長彭讓錢驚喜說道,"這個二維碼內容還齊全,設備運行狀態、巡查日期、責任人信息等都能看到。"整個施工范圍內,大到機械設備的操作使用、高空作業的防護措施,小到安全帽、安全繩的規范穿戴,對不符合安全操作規程的,一次提醒糾正,二次依規處罰。
項目安全總監萬濱海要求,"專職安全員每天進行全時域、全過程督查現場安全隱患。"正是有了這種常抓不懈的工作勁頭,項目部形成了智能化管理方式和"人人管安全"的安全理念。
居者有其屋,既是承諾,也是責任。中鐵建設人將用一磚一瓦構筑起百姓生活的幸福藍圖,助力這片沃土講述更多幸福故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