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頭條:海參崴港成吉林內貿中轉口岸,帶來哪些重大突破?

2023-05-19 16:24:27 來源:敏睿觀察

中國等了163年的海參崴,俄羅斯終于松口了,海關總署發布消息,為進一步擴大吉林的內貿運輸范圍,將把俄羅斯的海參崴港口作為內貿中轉站。

我國吉林省的琿春市本來是個天然的出海口,沿著圖門江可直達日本海,但由于晚清時期清政府被迫簽下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使得沙俄侵占了我國烏蘇里江以東的大面積領土,海參崴也包括在其中。

現在,圖門江末端靠近出海口的位置,并不屬于我國的領土,其領土范圍屬于俄羅斯或是朝鮮。


(資料圖)

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致使吉林省至今為止都沒有出海口,吉林、黑龍江等東北等地區的貿易運輸不得不運往丹東港和大連港,這就要先通過鐵路、公路等方式把貨物先運到港口,再進行海運,運輸成本被極大地提高。

不過這一局面即將得到扭轉。俄羅斯向我們開放海參崴之后,吉、黑兩省的內貿貨物,可以先由邊境出境到俄羅斯,再從俄羅斯陸路運輸至海參崴,然后通過海運將貨物發往南方城市,這樣一來運輸成本就大大地降低了。

這其實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對中國來說,海參崴作為內貿中轉站對我們開放,極大地縮減了內貿運輸的路程,我們在東北的出口海口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對于俄羅斯來講,大力開展遠東地區,加強和中國的合作,有利于其后續快速發展擺脫美西方國家的制裁。

不過在雙贏局面的背后,同樣也充斥著復雜的大國博弈。之前俄羅斯對于遠東地區“棄之不顧”,并不是不想開發,而是擔心一旦開發了遠東地區,中國這邊將會有大量民眾涌入。

俄羅斯本來就地廣人稀,他們憂慮屆時該地區中國人的數量將遠大于俄羅斯人,導致遠東易主,所以一直以來,俄羅斯對于和中國關于遠東地區的開發,一直持猶豫態度。

但因俄烏沖突的緣故,導致俄羅斯已經沒有了猶豫的資本和選擇的余地。在俄烏沖突之前,俄羅斯的對外合作尚且可以在東方和西方兩個方向上做選擇,而即使是在東方的選擇上,俄羅斯之前也可以在中日韓三國之間做選擇。但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俄羅斯只能選擇中國。

在經濟大封鎖、前線還在不斷地打仗的背景下,俄羅斯對經濟方面的需求可謂是相當之高,所以俄羅斯才會逐漸將經濟重心轉移至中國,而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有足夠的實力能承載俄羅斯的貿易體量。

為了進一步深化與中國之間的合作,俄羅斯也是拿出了不少此前從未拿出過的好處,諸如開放庫爾曼斯克不凍港,還歸還了黑瞎子島的一半主權等。

這一切都是中俄、美俄之間的博弈考量,面對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俄羅斯作出了自己的選擇。

標簽:

上一篇:梅賽德斯與藝術家ElijahRutland合作打造定制AirJordan運動鞋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