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速遞!國王的困惑:從亡國的故事中看失效后果、失效原因和失效模式?

2023-02-21 10:20:57 來源:軟服之家

經常有人會問:什么是失效后果?什么是失效模式?什么是失效原因?

這個問題看似不難,但卻經常引起爭議和困惑,讓我們先聽一個故事,看看能得到什么樣的啟示。

故事是這樣的:

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與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展開決戰。此役將決定鎖定英國王位新的得主。戰前,馬夫為國王備馬掌釘。鐵匠因近日來一直忙于為國王軍隊的軍馬掌釘,鐵片已用盡。請求去找。馬夫不耐煩地催促道:“國王要打頭陣,等不及了!”鐵匠只好將一根鐵條截為四份加工成馬掌。當釘完第三個馬掌時,鐵匠又發現釘子不夠了。請求去找釘子。馬夫道:“上帝,我已經聽見軍號了,我等不及了。”鐵匠說:“缺少一根釘,也會不牢固的。”“那就將就吧,不然,國王會降罪于我的。”結果,國王戰馬的第四個馬掌就少了顆釘子。戰斗開始,國王率軍沖鋒陷陣。戰斗中,意外的不幸發生了,他的坐騎因突然掉了一只馬掌而“馬失前蹄”,國王栽倒在地,驚恐的戰馬脫韁而去。國王的不幸使士兵士氣大衰,紛紛調頭逃竄,潰不成軍。伯爵的軍隊圍住了國王。絕望中,國王揮劍長嘆:“上帝,我的國家就毀在了這匹馬上!”


【資料圖】

關于這個故事英國有一個歌謠:少了一枚鐵釘,掉了一只馬掌;掉了一只馬掌,摔了一匹戰馬;摔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亡了一個國家。

歌謠里提到5個對象:缺少鐵釘,馬掌掉落,戰馬摔倒,戰役失敗,國家滅亡。

看到這里,如果我們切入到FMEA的思維上來,思考一下:在這次事件中,失效后果、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分別是什么?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我們先看故事的最后,國王說國家是毀在他這匹馬上,國王的分析結果:失效后果是亡國,失效模式是戰役失敗,失效原因是戰馬摔倒。他的分析跟你心里分析的結果一致嗎?

如果把自己的角色設定為國王,沒錯,你是對的,因為你只能直接看到三個對象:國家,戰役,戰馬。

但如果你的角色是馬夫呢?或者你的角色是鐵匠呢?我相信你得到了新的答案,因為你還是只能看到最直接的三個對象。

那么,問題來了。

1

Q:正確答案究竟是什么?

A:答案是否正確取決于你是誰。

2

Q:那么,FMEA在這個故事里相當于哪個角色?

A:相當于讀者,因為讀者是上帝視角,能看到全部5個對象(國家,戰役,戰馬,馬夫和鐵匠)。

3

Q:那失效后果、模式、原因這三個概念又怎么對應5個對象呢?

A:如果你此刻也有這個疑問,首先請拋棄一個概念對應一個對象的思維定式。因為戰馬摔倒,對于鐵匠是失效后果,對于馬夫是失效模式,對于國王是失效原因。同一個失效,在不同的情況下,既可以是后果,也可以是模式,還可以是原因。

或者說造成這一困惑的原因可能是:我們之前在分析失效時,失效是直接得出的,而沒有考慮這個失效發生在哪個對象上,而VDA FMEA手冊中就明確寫明失效來自于功能,功能來自于對象。

接下來,讓我們再來看一個實際的案例:

藍框中的文字是我們在FMEA分析過程中分析出的問題,層層遞進,紅色文字是你可以把它叫做失效XX(原因、后果、模式),你看到很多身兼多職的失效。于是,問題又來了。

4

Q:這怎么寫進FMEA表里呢?

A:取決于這份FMEA表是在分析什么。

例1

如果是冷卻系統的DFMEA,那么FMEA表可能是這樣的

例2 如果是發動機的DFMEA,那么FMEA表可能是這樣的

由此可見: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失效后果是一回事,只是針對的層級不同而已。

文中觀點歡迎討論,筆者水平有限,內容難免有失偏頗,存在錯誤之處也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標簽: 失效原因 是這樣的 缺少鐵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