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資料圖)
1.項目背景
企業內部需求分析
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松”)隸屬中國科學院,是一家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致力于數字化智能制造裝備的高科技上市企業。新松始終以超前的技術和獨特的軟硬件綜合實力,一直引領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主導業務涵蓋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系列機器人產品、行業系統解決方案、工業4.0等四大業務板塊:新松機器人五大產品線包括工業機器人、移動機器人、潔凈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類80余種機器人產品。
近幾年,隨著工業4.0浪潮的迅猛發展及“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的推進。新松陸續完成了諸如ERP系統、CAPP系統等制造信息化的建設;但是在車間層面的信息化功能相對薄弱,先進的生產設備還沒有同先進制造理念、先進制造方法結合起來,這些設備還沒有發揮集群性、柔性的優勢,從而不能最大程度的充分發揮這些設備的生產能力。生產管理方面沿用了ERP相對較為薄弱的生產管理模塊輔助傳統的“人工+紙質”的工作模式,制造過程信息化有待完善,車間管理如計劃、派工、物料、質量等等,還依賴原始的憑經驗、人工干預的方式。各車間計劃編制體系是分散的、相對獨立的,靠計劃人員利用手工進行零件計劃的排產,對于車間的生產能力往往考慮不全面,在遇到緊急訂單及制造部生產任務多的情況下,手工排產不易做到生產均衡,更無法準確細化到每一分鐘、每一工序、每一設備,排產主要依靠計劃人員的經驗,這種依靠人工的生產組織與管理方式隨著產量的增加已越來越不適應公司發展的需要。另外很多生產相關資源沒有對應的系統進行管理,如刀具庫存情況、零件轉運情況,很多時候都是憑借調度人員和制造部工人的記憶來現場確認庫存及制造部零件實際轉運情況。生產資源管理信息、產品技術信息在制造部得不到快速有效利用,制造部生產過程信息得不到及時反饋,產品生產周期難以有效監督與控制。
針對目前生產狀況,使用一套高效的MES系統是必要的,通過該系統能夠實現計劃編制、派工、數據自動采集、質量和資源管理等各個環節中數據的信息共享,減少傳統的紙張傳遞過程、降低出錯率。由圖形化計劃為源頭,以機床的數據自動采集為技術核心,依據基礎數據、生產資源為基礎,對生產計劃進行拆分、管理、下達,通過精細管理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監控,將各車間生產計劃、各制造部執行、程序傳輸、程序管理、生產數據采集、生產信息反饋等數據流形成一個閉環。實現快速響應計劃變更、及時追溯產品制造過程信息,做到生產管理最大化的透明,大大減輕管理人員及員工的工作量,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2.實施內容基礎數據,計劃管理,作業管理,高級排產,現場管理,協同制造平臺,質量管理,設備管理,工具管理,庫房管理,決策支持,技術文檔管理。與金蝶ERP系統,一采通系統,CAPP系統等相關系統的集成。
3.項目實施效果自2018年8月份,新松制造三部MES正式上線之后,得到工藝部,計劃部,質量部,外協部,設備部等一致好評。以MES為核心的生成運行平臺,打通了設計,工藝,計劃,生產,排產,質量各環節,淘汰了使用近8年的ERP,產能同比增加20%以上,工人報工效率增加30%以上,現場大屏24小時顯示設備運行狀態, MES報表數據代替了客戶手動收集數據制作表格,增加客戶近50%以上工作的效率。各部門領導,工人對數據可以通過MES平臺直觀查看計劃進度,工人工時,質量反饋,外協狀態,最大的改變了從以前的等待到現先的隨時隨刻的直接查看結果。顯示了數據的標準化,流程化,透明化,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