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動放大電路
從直流分析,我們看到差動放大電路可視為兩個完全相同的共射極放大電路以對稱形式構成。這種特殊的結構如何抑制零點漂移呢?與它的對稱結構有關,請看:
(資料圖)
1、差模輸入/雙端輸出
單刀雙擲開關S1撥到位置3,構成典型差分放大電路。AB間設置輸入信號源為10mV,頻率1kHz。
在A、B兩點分別獲得如圖所示的輸入信號(示波器1中的藍色曲線為Q1基極輸入信號,綠色曲線為Q2基極輸入信號),像這樣 大小相同、極性相反的輸入信號稱為差模輸入。示波器2中的紅色曲線為負載RL兩端獲得的輸出信號。
萬用表XMM1測得Q1與Q2兩三極管的集電極電壓,即雙端輸出電壓有效值。
所以典型差分放大電路對差模輸入信號的電壓放大倍數為:
單刀雙擲開關S1撥到位置1,構成恒流源式差分放大電路,AB間設置輸入信號源為10mV,頻率1kHz。
此時對差模輸入信號的電壓放大倍數為:
2、共模輸入/雙端輸出
單刀雙擲開關S1撥到位置3,構成典型差分放大電路。設置輸入信號源為10mV,頻率1kHz。
在A、B兩點分別獲得如圖所示的輸入信號(示波器1中的藍色曲線為Q1基極輸入信號,綠色曲線為Q2基極輸入信號),調整示波器Y軸位移可見兩個輸入波形完全相同,像這樣大小相同、極性相同的輸入信號稱為共模輸入。示波器2中的紅色曲線為負載RL兩端獲得的輸出信號。
萬用表XMM1測得Q1與Q2兩三極管的集電極電壓,即雙端輸出電壓有效值。
所以典型差分放大電路對共模輸入信號的電壓放大倍數為:
可見,差分放大電路對共模輸入信號的放大能力極小(約為0)。
單刀雙擲開關S1撥到位置3,構成恒流源式差分放大電路:
所以恒流源式差分放大電路對共模輸入信號的電壓放大倍數為:
3、共模抑制比
由以上測量數據,典型差分放大電路的共模抑制比為:
恒流源式差分放大電路的共模抑制比為:
可見,恒流源式差分放大電路比典型差分放大電路的共模抑制比強。
看到這里,想必大家有些眉目了,差動放大電路之所以能抑制零點漂移,是因為對稱的共射極放大電路相互補償。
比如溫度變化時,晶體管Q1與Q2產生完全相同的變化,可視為接受了相同的交流輸入,則Q1與Q2的輸出信號也完全一樣,取Q1與Q2輸出的差值為有效輸出,明顯有效輸出為零,就是說由于溫度變化而引起的晶體管靜態工作點的變化在差動放大電路的輸出端相互補償(抵消)了,從而表現出對零點漂移(溫漂)的抑制能力。
抑制能力用共模抑制比這個參數描述,計算放大如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