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奇想,寫一個“強者對強者系列”,分析汽車芯片廠商在明星產品方面的布局;
今天第一篇:英飛凌和意法半導體針對新一代面向域控架構的高性能MCU分析:
(資料圖)
Aurix 第三代TC4X和Stellar G(本文簡稱Stellar)
本文目錄:
TC4X和Stellar G概覽
內核和存儲單元
安全性
通信外設
虛擬機支持
1TC4X和Stellar G概覽
時間維度,TC4X和Stellar系列的啟動時間應該相差不大,預計是2017~2018年之間; TC4X采用了22nm工藝,Stellar基于28nm工藝,均定位在下一代汽車E/E架構中域控制器的主控MCU 核心是:更高的算力,更高的安全,更豐富的資源,更快的通信外設;
TC4X框圖
Stellar G系列框圖
2內核和存儲資源
TC4X沿用了其自研的TriCore CPU內核,采用了更新的1.8版本,基于22nm工藝的主頻在500MHz,最高支持6個內核,由TriCore可實現的算力達到了8000DMIPS Stellar采用了ARM當前主流的Cortex-R52+內核,基于28nm工藝的主頻,預計主頻在400MHz,最高也是6個內核 TC4X的HSM內的核用的也是TriCore 1.8 (TC3X用的是Cortex-M3),Stellar沒有說明,可能是Cortex-M4F也可能是Cortex-R52 存儲資源方面 TC4X最高20MB PFlash,1024+128KB DFlash,3166+6144KB的SRAM,支持外擴xSPI的Flash Stellar內置20.5 PCM Flash(1MB For HSM),640KB DFlash (128KB For HSM),9280KB SRAM; TC4X和Stellar均支持2個BANK,可同時讀寫的Flash,方便滿足未來汽車OTA的需求
為了實現計算加速,TC4X內置了一個PPU(基于Scalar Core,支持向量運算),Stellar則增加了2個Cortex-M4F的內核,用于數據加速傳輸及預處理 (不是一個目的的加速,TC4X是為了AI,Stellar則是為了提升數據處理效率)
3安全性
安全,在汽車中至關重要 TC4X和Stellar均可支持功能安全ASIL-D級別,支持HSM Evita Full,支持MPU進行存儲訪問權限的配置 TC4X每個外設通道都有訪問保護(Access Protection),其實現的原理是給每個SRI總線master分配一個master tag ID, 每個外設通道都可以設置允許哪些master可以訪問該通道。
4通信外設
TC4X在通信外設方面,支持2個5Gbps的以太網+4個10/100MHz的以太網; 另外,為了加速外設之間的數據吞吐,TC4X 增加了CRE/DRE,CAN到Ethernet的轉發延時最少可以到15us,CAN到CAN的轉發延時最少可以到5us
Stellar通信外設方面,支持2路10/100/1000Mhz Ethernet; 其他通信資源對比表格如下:
TC4X | Stellar | |
FlexRAY | 2 | 2 |
CAN-FD | 20 | 20 |
LIN | 28 | 28(UART復用) |
SPI | 8 | 10 |
UART | 28(推測) | 28 (LIN復用) |
I2C | 2 | 2 |
PSI(PSI5) | 2+1 | 2x2 |
MSC | 1 | N/A |
SENT | 30 | 2x15 |
5虛擬機支持
TC4X和Stellar均支持虛擬機和Hypervisor
Hypervisor是一個中間軟件層,用于在虛擬機之間劃分處理、內存和通信資源,并將同時運行的虛擬機調度和遷移到不同的資源上。
虛擬化的一個主要用途是整合需要不同操作系統,以及相同操作系統的不同版本的ECU功能。
TC4X Hypervisor
Stellar Virtulazation
審核編輯:湯梓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