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工作于L波段和P波段的低波段星載SAR具有穿透性強、相干性高、對生物量敏感等優勢,在隱蔽目標探測及全球森林生物量、冰川、災害監測等軍民應用方面潛力巨大,已成為當前SAR衛星重點發展方向之一,而電離層傳播效應是阻礙低波段星載SAR、中高軌SAR等系統發展與應用的關鍵瓶頸問題之一。 該報告系統介紹了在星載SAR電離層傳播效應建模與仿真、影響分析、校正技術以及電離層探測與認知四個方面的研究進展,強調了電離層傳播效應在給低波段星載SAR帶來不利影響的同時,為電離層探測與認知提供了一種新技術途徑,利用低波段星載SAR有希望實現局域電離層精細反演和全球電離層態勢感知。
低波段星載SAR具有穿透性強、相干性高、對生物量敏感等優勢,在全球森林生物量反演、災害監測及隱蔽目標探測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成為當前SAR衛星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報告人簡介
計一飛(1992–),男,江蘇江陰人,現為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博士、講師,全軍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全軍理工類綜合排名第一)、中國電子教育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優秀獎)、國防科技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湖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獲得者,入選國防科技大學高層次創新人才“青年英才”培養對象。長期從事雷達探測與成像中的電離層傳播效應研究,主持國家自然青基、ZB綜合研究計劃等4項課題研究,作為技術骨干參與JKW 173重點、JWZF共性預研、軍內科研重點項目等10余項課題研究。發表論文30余篇,SCI檢索1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IEEE TGRS、IEEE TAES等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論文10篇,包括中科院一區Top期刊論文5篇,單篇最高被引46次,5篇ESI前10%,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項。擔任中國科學信息科學中文/英文版、IEEE TGRS等國內外權威期刊審稿人,在《雷達學報》博士論壇、IGARSS、IET IRC、APSAR等國內外知名學術會議作報告交流,獲“優秀學術報告”。
編輯:黃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