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發銀行第八屆理事會年會旗艦研討會聚焦創新驅動全球發展,撬動更多資本支持經濟包容性增長_天天頭條

2023-05-31 11:54:39 來源:文匯報


(資料圖)

“對于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而言,工業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找到自身的比較優勢,并轉化為在國內外市場中的競爭力。”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昨天在新開發銀行第八屆理事會年會的旗艦研討會上建議,新開發銀行等多邊機構充分發揮作用,撬動起更多金融資本,幫助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打破基礎設施這一制約發展的瓶頸。這場研討會的主題聚焦創新驅動全球發展。根據林毅夫的觀察,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涉及了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盡管議程早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近年來卻逐漸暴露出議程進程的脆弱性,尤其是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步伐開始放緩,債務危機、利率上升、資本外流等種種不確定性更帶來一系列挑戰。在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阿比吉特·巴納吉看來,當前全球經濟面臨3個主要問題:債務、氣候變化和不斷發展的人工智能。“不少國家都面臨債務違約的風險,如果不妥善處理,就容易陷入危機之中。現在,我們需要更多的創新方案,及時發現借款方的過度借款傾向,提前預警,從而避免危機的重現。”巴納吉認為,針對當前的挑戰,關鍵的一步是要即刻采取行動,同時也要以長期的眼光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例如稅收政策等。在林毅夫看來,從中國的實際經驗來看,工業化是實現可持續目標的基礎,一個國家、一個經濟體要發展得好,就應該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來發展他們的產業。“對于勞動力充足的國家而言,在發展工業的時候,聚焦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產成本就會比較低,也符合其比較優勢。當然,工業化比拼的是總成本,除了生產成本外,還有交易成本,這往往就取決于基礎設施。中國人經常說,要致富先修路。但現實的情況是,基礎設施往往會成為制約發展中國家加速發展的瓶頸。”林毅夫認為,各國政府部門不僅要選好優勢產業,制定產業政策并提供支持,還要注重改善基礎設施和商業環境,放大自身的優勢,“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有很多可以相互學習、相互提攜的機會”。???????????? ?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新開發銀行搭建的平臺就顯得格外有意義。林毅夫認為,新開發銀行等多邊機構應當充分發揮作用,幫助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應對當前的經濟情況,增加支持力度撬動更多的金融資本去突破基礎設施的瓶頸。

他還特別提出,與資金同等重要的是,要提供有效的想法——如何務實轉型、發展經濟的思路。而新開發銀行的一大使命就是要提供、分享來自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想法,幫助更多發展中國家實現包容性、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標簽:

上一篇:益陽有高鐵站嗎(益陽有高鐵站嗎叫什么)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