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8日,成都即將舉辦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
當前,成都以“辦賽、營城、興業、惠民”為理念,高質量進行各項工作的籌備,以期在辦好一次體育盛會的同時,推動城市影響力與產業能級的發展,而最終使得這座城市的居民能夠長期受益。
對此,北京體育大學教授鮑明曉指出,“國際賽事”作為體育領域的桂冠之珠,以其享譽四海的影響力、深度沉浸的場景力、跨界整合的聯動力,對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提高城市全球競爭力發揮著獨特的“支點”作用。
【資料圖】
以舉辦大運會推動城市化能級增長
謀賽就是謀城。2021年,首都體育學院一篇題為“國際性大型綜合賽事對城市影響”的論文,對賽事與城市的關系進行了梳理。該論文以北京市為例,對1990年至2021年共舉辦過的三場“國際性大型綜合賽事”——1990年亞運會、200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08年奧運會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是:通過舉辦上述賽事,北京的友好城市締結數量,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入境人數、國際會議數量、城市形象的國際傳播力均有顯著增長。
成都也以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為契機,持續推動城市的能級不斷提升。
截至5月16日,共有89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團,9154名代表團成員完成了規模報名。成都意識到,大運會除了是全球大學生運動員體育競技舞臺,也是重要的文化交流平臺,成都以大運村和東安湖體育公園為重點,策劃開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體驗、“中國成都·公園城市”主題藝術展。梳理成都熊貓基地、三星堆博物館等15個文化交流點位,推出“世界遺產經典之旅”“三國文化攬勝之旅”等10條精品體驗線路,以大運會之機,增強了成都作為“世界文化名城”的影響力。
成都的國際形象也在大運會籌備過程中得以進一步提升。如建成中、英等6種語言大運會官方網站,接續推出宣傳精品,成都深厚的歷史文化元素更為廣泛的傳播到海外,《哪吒蓉寶奇遇記》宣傳片全網播放量超2.3億次,有效宣傳成都大運會的同時,傳播了成都旅游景點和城市形象。
在城市的品質提升方面,成都按照“大氣美觀、功能豐富”“彰顯文化、富有特色”“綠色低碳、節約持續”原則,自大運會籌辦以來,新增城市綠地3600萬平方米、立體綠化50萬平方米、長效花境30萬平方米,有效增加城市綠量、提升景觀品質。同時,完善市域內公園運動休閑設施,提升配套服務能力,讓公園露營、龍泉山觀日出成為市民新的生活潮流。
鮑明曉對北京、上海、紐約、倫敦、東京五座國內外城市進行分析,并對比了成都圍繞大運會所展開的一系列準備工作,他認為,成都大運會的召開,可為成都發展帶來能級提升的強勁勢能和經濟轉型的澎湃動能,成為成都提升全球競爭力的突破口、維系全球影響力的保鮮劑。
成都體育消費強勁復蘇
成都大運會,不僅是參會運動員的盛會,也激發了一座城市的運動潛力與消費活力。
2023年,成都體育賽事呈現出強勁復蘇態勢,成都從提升城市影響力、推動競賽表演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文商旅體農融合發展等方面布局施策,全年將舉辦國際賽事22項,全國性賽事36項。
據成都市體育局介紹,立足于高效助力城市影響力的提升,成都全面重啟ATP250成都公開賽、世界體育舞蹈節、鐵人三項世界杯、國際網聯世界巡回賽青少年年終總決賽、國際籃聯3對3世界巡回大師賽等國際賽事,將舉辦成都馬拉松并恢復參與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考核;立足于推動競賽表演業高質量發展,成都正在統籌舉辦中國足球超級聯賽、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中國女子籃球職業聯賽總決賽、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等全國高水平職業聯賽主場賽事;立足于文商旅體農融合發展,成都創辦了中國·天府龍泉山China100山地越野賽、中國·成都天府綠道國際自行車賽,提檔升級中國·成都綠道運動生活嘉年華、成都雙遺馬拉松、中國圍棋西南棋王賽等國際和全國性高級別賽事。
2023年以來,成都的體育消費活力也獲得進一步激發。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成都體育消費總規模157.7億元,同比增長12.3%。
與此同時,成都依托城市商圈、商業綜合體等消費場景,持續開展融入體育消費、具有“體商”融合特點的賽事活動,“體育+百業”的公園城市體育經濟新圖景、戶外休閑運動都市化的“成都樣本”正不斷涌現,成都體育消費的澎湃活力正在釋放。
與大運會相關的特色消費場景也在成都不斷涌現。
成都市商務局總經濟師周立志表示,通過跨界打造運動消費時尚新圖景,為成都大運會聚人氣,為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添活力。
截至目前,成都全市范圍內已組織開展相關系列活動300余場。5月剛剛重磅推出了“‘520’成都生活節”。6月至8月還將組織開展戶外音樂啤酒季、雙圈消費季、戶外運動季等迎大運系列促消費活動,營造萬千商家齊參與的濃厚迎大運氛圍。
在營城惠民消費場景營造方面,成都重點圍繞整體提升全市消費國際化水平,挖掘有代表性的商業、餐飲、文化、旅游和生態資源等,梳理提煉了“時尚潮購、青年潮玩、夜間消費、市井生活、小商品游購、歷史文脈、戶外運動、熊貓野趣、美食之都、云端服務”等十大消費場景,通過完善提升消費場景的軟硬件服務水平,更好展示成都時尚消費匯聚地、國際美食之都、歷史文化名城的良好形象,體現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特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