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在第51屆中國家博會(廣州)辦公商用展及設備配料展開幕之際,2023全球家居發展論壇-中國商業空間設計「新潮」大會在廣交會展館隆重召開。著名經濟學家、商業趨勢研究、商業地產運營、新消費品牌管理、辦公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與規劃等領域的知名專家、資深媒體人、杰出設計師代表等親臨現場、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從宏觀經濟到場景打造、捕捉個性豐富又多變的年輕化需求趨勢,為辦公及商業空間設計帶來更多可能性和想象力!
晴雨表、新發展,“會”與“展”深度融合、放大展覽溢出效應!
屠祺在致辭中表示,2023年是行業發展的新開端,隨著國際經濟預期持續向好、市場需求逐步回升及政策效應疊加,家具行業的發展活力將得到進一步釋放。創辦于1998年的中國家博會(廣州)一直被譽為家具行業的晴雨表,多年來為促進商貿互通、技術交流、理念碰撞和產業提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現已成為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和行業美譽度的重要盛會。隨著廣交會展館D區的落成及投入使用,進一步擴容了全球領先的辦公家具展的規模和體量,為行業積蓄更大增長動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發展機遇,為觀眾帶來更好觀展體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屠祺指出,本屆家博會期間“會”與“展”實現深度融合,以展帶會、以會促展,今天開幕的辦公商用展舉辦的“2023中國商業空間設計「新潮」大會”等系列精彩活動,將進一步有效放大博覽會的溢出效應,不斷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六“更”,彰顯展會王者實力,三“助力”,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劉曉敏在講話中指出,今天開幕的辦公商用展及設備配料展,整體展覽面積達38萬平方米,2245家品牌企業參展,成就全球領先的行業標桿性展會。
本屆辦公商用展,可用六個“更”進行概括:一是展覽規模更大。本屆辦公商用展首次啟用新建成的廣交會展館D區,較2019年的歷史高位再度增長,增幅達7%,充分彰顯了市場信心的恢復和提升,奏響行業最強音。二是展區設置更優。本屆辦公商用展形成A區辦公環境題材、B區商用空間題材、D區坐具題材三館相連布局。并對風口題材醫養、教育、智能辦公等設立專館,其中校園家具館,規模達1.5萬平方米。三是品牌數量更多。國內外眾多龍頭品牌企業悉數到場,本屆辦公商用展參展企業1019家,較2019年增長13.7%,新增長江、思尚、聯宜、思度、惠美等品牌企業。四是展商重視程度更高。圣奧、永藝、科爾卡諾、黎明、中泰龍、華盛等眾多品牌紛紛加大參展投入,本屆展會特裝率進一步提升,高達97.7%。五是國際化水平及設計引領功能更強。持續升級20.2國際品牌館和5.2設計潮流館兩大亮點館。展會國際化水平更高、設計引領功能凸顯,德國K+N、荷蘭Royal Ahrend、馬來西亞Merryfair、意大利Arper、挪威FLOKK、西班牙VONDOM等知名品牌集中展示全球辦公新理念、新設計、新看點,引領全球辦公新思潮。六是論壇活動策劃更專。本屆展會針對商業地產、辦公空間、酒店空間、醫療空間、養老空間、教育空間、新品發布等專題進行專業化運作,策劃了如我們今天所在的中國商業空間設計新潮大會等32場系列行業活動,揭示行業新趨勢,助力展商觀眾精準對接。
為更好地暢通辦公及商業消費領域供給和需求兩端,不斷引領高品質消費與高質量發展的同頻共振,辦公商用展未來將通過三個“助力”服務行業發展:首先是持續做好品牌的第一道背書,助力以優質供給服務擴大消費內需。辦公商用展將不斷增強國際化水平,積極推動國際辦公商用頂級展會之間的友好合作,發力全球頂尖大牌的“引進來”和國內龍頭品牌的“走出去”,不斷在展商陣容上提質增量,為商業消費的穩定增長提供強有力的供應鏈保障。其次是將著力打造行業前沿思想的“聲量場”,助力消費場景的創新打造。辦公商用展將不斷豐富中國商業空間設計新潮大會的內容,系統性策劃辦公商用領域的細分主題論壇,持續性地以各位專家學者的多維思潮與趨勢報告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更多商業消費場景的孵化與創新,推動商業空間設計行業的迭代與進化,進而推動城市能級、商業能級的創新與躍升。最后是創新挖掘高品質消費需求,助力消費供給的高質量發展。辦公商用展將不斷聚攏城市商業研究渠道、商業地產渠道、商用空間設計渠道、商用品牌流通渠道等多維度資源到會對接,以多元化、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趨勢引育優質市場主體,讓消費供給進一步向“好不好”、“優不優”高質量發展!
超級陣容深度剖析,探索辦公及商業空間未來新趨勢!
馬光遠在主旨演講《2023年房地產行業的趨勢判斷和新模式》分享中,基于多角度進行統計數據的剖析,闡明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的情況及外部影響因素。結合對相關經濟政策解析,他預判隨著供需兩端政策放寬的協同發力,疊加宏觀經濟修復預期增強,預計2023年后期全國房地產大概率將呈現止跌回升態勢。而在此態勢下,隨著經濟進入“從高增長到高質量”的新發展時期,房地產也隨之進入新周期,改善型需求將成為未來增長主力,著力構建“以居民住房與家庭服務為核心”的居住服務新市場模式,將會成為適合國國情的、市場強力巨大的新業態。
“擁擠的世界”正在加速回歸,趙嘉在主旨演講《探索城市空間的無限可能》中分享到,在社會大事件頻發的當下,人們的生活方式也不斷發生變化,同時也對城市空間提出新的期待和需求。商業空間也因應發展出新的態勢,轉換為具有開放性、公共性以及戶外優先等特質的城市公共空間。這種區別于家、公司或學校之外的“第三空間”,在重新鏈接人與人、推動人們更多探索“消失的附近”的同時,也以其“有趣、好玩、隨性”的特點,實現商業空間、社區空間、個人空間的多重疊加,細化城市更新的顆粒度、塑造更深層次的歸屬感,從而將商業地產發展引入第三階段,以全新的商業設計思維賦能空間無限可能,讓更多人走出家門、回到社區、親近城市商業的不同空間。
在《Gensler設計趨勢展望2023》主旨演講中,秦振暉基于Gensler在全球超140個國家和地區的項目實踐經驗,從“城市空間及功能性場所”“健康需求與關鍵性指標”“生活方式與數字化體驗”以及“辦公空間可持續設計與戰略規劃”四大維度展開,認為未來城市及空間將出現更多混合功能的模式形態,滿足商業服務、生活社交功能以外,也為靈活辦公人群提供支持。同時,環境心理學也將開始更多與先進科技結合,生理與心理的多樣性更受重視,讓空間提供更強有力的情感共鳴、包容性及韌性,為民眾打造更優質的體驗,為業主、開發商及企業和品牌創造充滿希望的未來。
楊巖在主旨演講《策展思維——商業新浪潮中的設計“向新力”》中,提出全新商業空間的打造思路,以“策展”為中心,形成集結文化、藝術、生活、時尚、娛樂于一體的新消費體驗模式。在他看來,真正有品質的商業空間,理應是具有強情緒價值、高身份認同感以及深遠意義歸屬性的場所。從策展人的視角切入,結合目標人群的態度、價值取向以及生活方式,通過設計營造、視覺營銷,拓展創新的商業消費地標性特質,托借多重文化交融的勢能、塑造文化IP,激發“體驗式消費場景”,打造現象級的食、游、購、觀、嬉的靈感綜合體,實現品牌傳播獨特而強大的勢能。
從IP化的“場景營造”到體驗型的“場景流”,吳聲在主旨演講《看不見的城市:新空間的內觀時代》中認為,當下人與空間關系的重構,形成一個全新的“內觀”時代。AI驅動、觀念驅動、社群驅動,在城市中“看不見的角落”涌現出更多元的商業形態:一是品牌酒店化,可體驗的風格系統正受到更多品牌主關注;二是線下店成社群中心,成為社交平臺飛地以及分享筆記的生產基地;三是野潮生活備受青睞,形成“新市井”“新戶外”等新消費趨向;四是場景提案門店的普及,探店體驗從看產品向逛場景演變;五是即興效率空間更多出現,分布式、沉浸式的特點為人們提供儀式感、歸屬感及認同感和情感共鳴度。
設計端、制造端合力,深研企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在國內外經濟雙循環加快暢通、經濟運行企穩回升的向好發展態勢下,企業在生產經營加快擴張的同時,如何更好地回應大眾消費的迭代需求?面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何做出更積極地響應,借由技術升級、設計創新、服務優化,進一步改善供給結構、提供越來越豐富的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圓桌對話《看得見的增長——未來發展新場景》中,多方代表暢所欲言、分享基于各自專業領域的見解與經驗,圍繞大力發展新商業形態、創造良好消費環境積極出謀劃策。對話論壇由靈感家聯合創始人顧文靜女士主持。
陸政宜在對話中提到:人工智能的驅動、環境空間的數字化轉型以及基于ESG理念的可持續設計和人文關懷,將成為未來辦公空間設計的重點課題及演變趨勢。結合團隊為Dyson全球總部及多個創新辦公總部的合作經驗,他分享了“共享及互動空間的打造”、“品牌價值及親自然元素的個性化植入”、“實體辦公與虛擬辦公模式融合”以及“關注身心靈健康”四大未來空間設計亮點。
黃晨結合其公司團隊多年來對家居行業的觀察和服務經驗,分享到目前不少家居企業開始系列經營改善動作。她認為,企業上下對戰略目標的明確性及執行力,考核及激勵體系對員工、經銷商的驅動力,和優秀組織能力等,都將是企業戰略調整以及謀求“第二增長曲線”的關鍵所在。
柴維龍在對話中表示場景化社交功能、休閑功能的植入,將成為未來辦公的一大趨勢。圣奧科技將不再僅僅局限于辦公家具,而將更多地聚焦于整體辦公商用板塊,從智能化、健康化及低碳化維度進行深入探索,為用戶創造更優質的健康辦公體驗。
江學院則著重表達了家具健康環保標準的提升,在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重要性。在他看來,企業的產品研發及未來發展方向,依然要以用戶使用體驗為中心,以高標準要求做設計、做研發,打造高質量產品,讓千萬國人從中受益!
黎勝國則表示管理層的學習能力和執行能力將成為大變局之下,引領企業謀求新增長的一大關鍵。企業從擴品類、擴區域著手,在三年前開始把基礎工作做到位,一直在前行、探索新增長的路徑。同時,他也積極汲取車企的優秀經驗,將品牌設計與生產設計分成兩端,深研設計力對品牌發展的賦能作用。
陳杏敏表示在存量時代找增長,需要率先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從產品研發到服務體系升級、從整體內部流程梳理到信息化、數字化建設等智能制造方面,著力提煉內功、提升效率。此外,健康元素、休閑人文元素的融合,也將更多地在產品中體現,積極回應用戶對高質量產品的期待,以需求反推設計研發,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為以全題材全產業鏈為鮮明特色的大家居博覽會,中國家博會(廣州)積極賦能行業與企業,充分凝聚行業共識,努力推動大家居產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球家居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不懈奮斗!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