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區政府的直接領導和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組織下,2023年第一季度,奉賢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搶抓高校畢業季、產業招商季、營商環境提升季三大時間節點機遇,扎實推進春季引才專項行動,打造“賢城賢治、賢才畢至”的“賢才”工作品牌,助力南上海人才高地建設。
(相關資料圖)
一、深入高校一線搭建“誠心愛才”平臺,想方設法引進人才
01
開展“才聚賢城、職翔未來”主題高校畢業季系列招聘會
推出招才IP小助手“賢小才”,為企業站臺、為奉賢代言。截至3月底,走進二工大、華東理工、海洋大學等六所高校舉辦招聘會,組織340多家企業近2400多個職位設崗招聘,吸引超過8000人次高校畢業生參與,現場收到簡歷共計7800余份。
02
開展“賢才大巴”系列活動
聯合區團委,以包車形式,開展“高校學子、走進奉賢”系列活動。到3月底,共計包車5車次、組織華東理工、上師大等3所高校250多名學生,走進東方美谷、臨港奉賢等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企業,并為學子開展畢業生落戶、就業培訓、創業扶持等政策派送,共計發放相關人才宣傳材料300余份。
03
推出高校“賢才小幫辦”工作機制
加強同在奉八校等溝通協作,開展涵蓋人才落戶、人才培訓、人才創業、人才安居等“人社政策”大派送活動,發放“人社政策匯編本”2500套。
二、對接企業需求推出“誠心育才”行動,同頻共振培育人才
01
做實做細“賢才問診”
編制《關于2023年應屆畢業生招募情況調查問卷》,征集回收問卷360多份,集中掌握奉賢重點園區、重點企業人才招募需求、渠道及意愿等情況。以“基層問診、專家看診、部門會診、聯合應診”形式,組織人才服務、就業培訓、勞動關系等部門“組團”走訪臨港奉賢園區、科思創上海一體化基地、阿萊德科技園等企業,集中為企業送政策、送培訓、送服務。
賢才
問診
02
全力參與“雙招雙引”
主動跨前對接街鎮、園區等,為招商推介“站臺”,實現“人才+項目”同步落地。相繼與東方美谷公司、開倫集團、柘林鎮、海灣鎮、金海街道等組成奉賢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介團隊,赴北京、武漢、成都、重慶、杭州等地,為共計300多家企業作招才推介。
03
切實提供政策服務
2月初陸續開展購房優惠、租房補貼、薪酬激勵、人才就醫、子女就學2022年申報工作,計劃5月份完成,預計上半年將覆蓋符合條件的人才2000余人次,確保人才政策“應享盡享、應享快享”。
三、助力營商環境打造“真心愛才”機制,盡心竭力服務各層次人才
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構建一攬子“賢才”服務計劃,延伸人才服務觸角,不斷提升人才服務的感受度和滿意度。
01
構建“賢才驛站”服務網絡
在鎮級綜合服務空間以及人才公寓、青年社區、文化功能空間等人才集聚區,構建“賢才驛站”陣地矩陣,就近就便為人才提供各類服務。近期,在海灣鎮碧桂園青年社區、華東理工大學等奉賢8校成功設立9家“賢才驛站”。
02
打造“賢才管家”專業隊伍
以“賢才管家”統籌提升基層人才工作服務水平,加大與企業HR溝通聯系力度,以綜合開發區、東方美谷“賢才管家”進區人才開發服務中心跟班學習為契機,著力形成“賢才管家”業務提升長效機制。
03
推出“賢才卡”貼心服務
整合區內文旅、體育、醫療、教育、安居等領域優質資源,創新推出高層次人才服務卡,覆蓋市、區兩級高層次人才120多人,為人才提供高質量菜單式服務。
04
開展“賢才專窗”服務提質增效大行動
不斷優化人才服務中心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區級人才激勵補貼全程線上辦理模式,提高窗口及后臺人才工作服務效率,讓信息溝通“多跑路”、服務對象“少跑腿”。2023年1-3月,共受理通過居住證積分新辦主證1124人,同比增長22.71%,續辦主證4270人,同比增長8.87%;共受理通過各項人才落戶1566人,同比增長65.54%;審批通過1496人,同比增長34.65%。
報送:奉賢人社
編輯:王鵬
?end?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