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資料圖)
“谷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今天(4月20日)16時14分迎來谷雨節氣。進入谷雨,福建武夷山春茶也全面進入采摘階段,全產業鏈的開發,讓武夷山巖茶成為當地綠色經濟和鄉村振興的提速器。
武夷山喊山開茶,始于唐代,盛于宋代,是當地茶人希望茶事順利,葉芽茂盛流傳下來的民俗。今年活動的舉辦地御茶園,過去是元、明兩代官府督辦貢茶的地方,除了吸引廣大游客之外,來自美國、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的茶愛好者還進行了線上直播。
迪拜學生 伊薇特:喜歡中國茶很久了,來武夷山看到茶園、采茶,有了更近距離的認識,是難忘的一次旅行。
敬天愛地、同生共長是武夷茶人制作每一份好茶的信念。從茶園的土壤管理開始,讓生長在巖隙山脊的茶樹被樹木、花草包圍,實現花果林草茶復合生態系統的綠色有機循環。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名譽會長 何一心:做一杯好茶要從茶園開始,不是現在采摘下來就可以喝茶了,從我們種植的過程,如何科學種茶,如何科學地施有機肥。
除了建立茶葉的綠色生態系統,武夷山還鼓勵當地茶企開展創新育種和新產品研發,當地茶行業質量標桿企業建立了國內企業最大的茶樹種質資源庫。目前保存珍稀名叢、優特異資源3290份,其中武夷山珍稀名叢和資源189份。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名譽會長 何一心:通過自己培育,通過各種基因的組合,我們這個品種不斷在發掘歷史文化的同時,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品種。
目前,武夷山現有茶園面積14.8萬畝,全市規模以上茶企共43家,2022年全市實現茶業產值超26億元,稅收1.1億元。今年一季度,武夷山共接待游客92.45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36.90%。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