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坦克想“橫掃”歐洲市場|天天觀熱點

2023-04-23 10:26:45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波蘭從韓國訂購的K2主戰坦克。 圖片來源 波蘭國防部

綜合編譯?劉雅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韓國軍工產業有個雄心勃勃的計劃——通過在波蘭設廠生產,占領歐洲的坦克市場。那么問題來了:韓國力推的K2“黑豹”主戰坦克能擊敗成名數十載的德國“豹”式坦克嗎?要知道,早在韓國坦克進入國際市場前,“德國制造”就在歐洲各國裝甲部隊中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其“江湖地位”似乎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撼動的。

韓國軍工在波蘭打開突破口

美國“突破防務”網站近日刊登文章稱,面對忙于更新武器庫存的歐洲各國,韓國軍工產業大舉出擊。去年,韓國與波蘭達成巨額軍購協議,總價值達145億美元,其中包括1000輛K2主戰坦克。

從2022年12月開始,首批180輛坦克陸續運往波蘭。波蘭計劃從2025至2026財年開始在國內生產剩下的820輛,并建立維護和備件倉庫。這筆合同一旦完成,波蘭的坦克數量將比英國、德國、意大利和法國當前擁有的坦克總和還要多。

波蘭還向韓國訂購了672門K9自行榴彈炮(其中2/3將在波蘭生產)、48架FA-50輕型戰斗機和288套K239火箭發射器,該火箭炮可以安裝在波蘭的8×8卡車底盤上。

觀察人士認為,韓國拿下波蘭這個大客戶,影響力可能外溢到其他歐洲國家。反觀德國,該國政府勉強同意向烏克蘭提供坦克,但交付緩慢,讓許多人沮喪。

美國防務分析師布萊克·赫辛格在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網站撰文分析稱,韓國和波蘭這對組合,可能“橫掃”德國在歐洲坦克市場上看似穩固的主導地位。分析師雅庫布·博尼奧在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發文稱:“韓國與波蘭的交易將成就雙贏局面:波蘭提高了軍事實力,借機恢復國內的重型武器制造能力;韓國將鞏固其在歐洲和全球軍火市場的地位。”

許多歐洲國家的軍隊眼下使用的是德國的“豹”式坦克。登陸歐洲的韓國“黑豹”真能干掉德國“豹”嗎?有人認為,在歐洲,從德國坦克到韓國坦克的大規模換代浪潮一觸即發;也有部分軍事專家對韓國坦克的實際競爭力持保留態度。

“德國制造”遭遇嚴峻挑戰

冷戰結束后,波蘭曾是德國坦克的擁躉,于2003年和2013年分別購買了142輛“豹”2A4和105輛“豹”2A5坦克。這個中歐國家還希望獲得部分生產資質,為其國防工業注入活力。2020年,德國和波蘭準備升級波蘭的“豹”2A4時,雙方在附加條件上發生了分歧,導致波蘭至今無法加入德法兩國運營的“下一代地面主戰系統”(MGCS)項目。

隨后,波蘭開始考慮“B計劃”。韓國軍工企業迅速行動,允許波蘭在國內生產K2坦克,并同意轉讓核心技術。據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網站報道,與此同時,波蘭從美國購買了250輛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后,波蘭向烏克蘭提供了300多輛蘇聯標準的T-72M和PT-91坦克,然后緊急采購了116輛美國海軍陸戰隊淘汰下來的M1A1型坦克,以補充兵力虧空。當波蘭要求德國提供更多的“豹”2坦克時,德國卻無法保證按時交付。

“突破防務”援引韓國國防工業專家愛德華·金的分析說,韓國坦克有潛力取代德國坦克。“第一,K2在作戰性能方面足夠接近德國產品。第二,韓國坦克便宜得多。第三,韓國承諾快速交貨,提供全套零部件并轉讓技術。未來,波蘭可能擁有K2坦克、K9自行火炮和FA-50戰斗機的維護檢修設施乃至零部件制造和配送中心……對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歐和波羅的海各國來說,這些具有很大吸引力”。

波蘭國防工業專家克濟茨托夫·庫斯卡相對謹慎。在他看來,韓國設計、波蘭制造的坦克不一定能迅速投放市場。“雙方合作生產下一代K3坦克并外銷的可能性更高”。

美國軍事記者羅伯特·祖爾達指出,波蘭如何籌措天價合同所需的資金尚屬未知。以波蘭現有的軍工產能推算,它或許只能在國內制造500輛K2坦克。即使本地化生產順利推進,波蘭的坦克工廠可能仍然需要很多年才能達到滿足出口訂單的水平。

兩款戰車性能各有千秋

2022年,德國坦克和韓國坦克在挪威進行了一場模擬對抗,對二者在寒冷氣候下的真實表現進行全面評估。愛德華·金說:“測試顯示,K2比‘豹’2A7口碑更好。正如外界預測的那樣,德國坦克整體防護水平更高,但韓國可以提供升級裝甲的版本彌補差距?!?/p>

德國克勞斯·瑪菲-韋格曼公司顧問尼古拉斯·德拉蒙德持類似觀點:“K2復制了德國競品的設計思路,兩者都是優秀的坦克。這款韓國現代Rotem公司研制的戰車強化了一些關鍵功能,包括自動裝彈機和可變懸架,這些都是賣點?!?/p>

兩款坦克的核心硬件難分高下:性能穩定的120毫米主炮,可以有效擊穿對手的裝甲,并允許在移動中開火;連接炮手和指揮官的高倍率、全天候瞄準器,能快速捕捉多個目標;復合炮塔裝甲,足以抵擋大多數反坦克導彈和炮彈的打擊。

二者也有一些明顯的差別?!氨?A7的作戰重量在67噸至73噸之間,K2僅有61噸,這反映出二者假想的戰場環境有所不同——前者是在開闊的中歐平原上抵御原華約集團的大規模裝甲部隊,后者是在多山的朝鮮半島進行突擊行動。韓國設計師認為,如果在山地作戰,K2不太可能遭到來自側翼的攻擊,于是通過削減車體側面、底部和尾部的裝甲減少重量。波蘭的地貌總體上較為平坦,所以,波蘭訂購的K2坦克增設了重達數噸的側面/后部附加裝甲。

注重山地作戰的思路還反映在K2獨有的動態液壓懸架上,它可以提高或降低車體一側的高度。從實際演示看,K2的車體可以向前“跪下”并將炮管壓低至負16度角,與遠處下方的目標交戰;或者向上抬高炮管,以弧線彈道向數千米外的目標射擊。

另一個顯著的不同點是,K2只有3名乘員,“豹”2為4人,因為前者使用的是自動裝彈機,而不是人工裝彈。下一代西方坦克可能普遍配備自動裝彈機,以節省空間和重量。K2還配有炮射反坦克導彈,這種武器有別于蘇聯/俄羅斯同類產品,發射后可自動追蹤目標。

后勤保障或成決定因素

尼古拉斯·德拉蒙德指出,面對來勢洶洶的韓國坦克,德國坦克真正的競爭力不在于一兩項作戰性能,而是20多個國家共同組成的成熟且廣泛的用戶群體:“大家共享研發成本,許多用戶有自己的供應鏈,廉價的備件很容易從多個來源獲得?!?/p>

一名要求匿名的裝甲兵軍官對“突破防務”表示,未來的“豹”2坦克將是全新產品,而非簡單的翻新整修。隨著時間推移,裝備和材料都會老化,導致戰車性能降低,因此需要定期進行重新設計,而不是簡單改裝。德國《慕尼黑信使報》此前分析認為,德國陸軍當前的主要挑戰在于缺乏售后支持;服役時間較長的“豹”2A4的零部件庫存預計將迅速減少,這在很大程度上與支援烏克蘭有關。

韓國在波蘭建設的配套設施最終會升級為強大的后勤保障基地,但這需要時間。根據現代Rotem披露的資料,維修基地的建設將持續到2026年,K2坦克主要部件的本地化生產將持續到2031年,整車生產持續到2034年,然后可能由波蘭和韓國合作開發的K3接班。到那時,法德聯合研制的MGCS坦克和美國的下一代坦克也將投放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10年間,現代Rotem公司在韓國國內僅制造了260輛坦克,經驗略顯不足??傮w來說,德國仍然擁有說服其他北約成員國購買自家坦克的先發優勢,許多國家已經熟悉德國坦克的操作和維護,并且可以重復利用一些零配件。

德拉蒙德認為,“豹”2坦克的產能不是無法克服的障礙。冷戰期間,克勞斯·瑪菲-韋格曼公司每月最多生產16輛坦克?!叭绻桓对庥銎款i,多半與供應鏈有關。”以2022年的水平,德國國內的坦克年產量最高可達300輛,在荷蘭的工廠可以提供144輛,希臘、匈牙利、西班牙、瑞典和瑞士也可以制造和組裝。

美國《大眾機械》雜志網站稱,羅馬尼亞是另一個想要重組裝甲部隊的中東歐國家,正在認真考慮購買韓國的產品。德韓雙方爭奪的另一個潛在客戶是斯洛伐克,該國在2021年與韓國進行的部長級會談中討論了引進K2的可能性。不過,自2022年12月以來,斯洛伐克和捷克開始收到來自德國的“豹”2A4,以補償對烏克蘭的援助,捷克也有可能引進50輛全新的“豹”2A7。

波蘭國防工業專家庫斯卡說:“也許,當波蘭擁有成熟的坦克部件庫存并有大量K2服役時,韓國更容易找到別的客戶。德國在這場較量中仍然占上風,因為它是歐洲的重要經濟體,在歐盟具有可觀的影響力。對規模較小的國家來說,堅持追隨德國和‘豹’2,比半路擁抱韓國和K2更好?!?/p>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