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概 述
(資料圖)
對于常規的CAE失效問題,針對以不同的單元網格尺寸建模分析韌性金屬材料損傷模型,而損傷變量取決于(局部)總等效塑性應變,導致仿真結果隨網格尺寸變化的差異性。在模擬過程中,因局部效應引起的模型應變局部軟化將從損傷累積失效點開始,歸因于應變局部軟化,為得到精確結果而細化網格往往引起仿真的求解困難,甚至導致求解無法收斂,計算中途停止的問題。
為了避免此類數值求解問題發生,我們會使用非局部效應(不考慮局部效應)總等效塑性應變來計算損傷變量,由結構過程計算的總等效塑性應變場被轉換為非局部效應(交錯方法),意味著將局部值“擴散”為非局部值,應變擴散由長度參數控制,以這種方式,應變局部效應不受定單元網格尺寸控制,而是受“非局部長度參數”限制(這與真實材料中發生的情況類似,應變局部效應將分布在相對較小的區域上),換句話說,該分析對網格細化不敏感。
02
案例分析過程
用軸對稱單元分析開槽圓柱桿,材料為具有應變硬化的彈塑性材料。使用材料性能退化的Lemaire模型模擬損傷累積,損傷受到在屈服應力和楊氏模量影響,有限元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模型案例
為了檢查分析是否不受網格細化靈敏度的影響,考慮非局部效應,將對網格進行兩次細化。第一次細化的結果足夠精確,足以計算總等效塑性應變和極限載荷。通過對比可以看出,第一次和第二次細化得到仿真結果非常接近。當第二次細化網格,在不使用非局部效應總等效塑性應變的情況下運行時,作業將提前結束。
2.1
幾何模型
該模型為軸對稱單元并進行網格劃分。基本網格如圖1所示(nonlocal_mesh1x1.mud),基本網格被細化了兩次,兩次分別通過將每個單元細分4×4和16×16來完成的。
2.2
材料屬性
材料模型采用各向同性彈塑性應變硬化材料,使用材料塑性本構Lemaire模型模擬損傷演化。為了在計算損傷時使用非局部總等效塑性應變如下所示,在Marc材料屬性-損傷影響,到名為“lemaitre”并進行編輯,將非局部長度參數設置為0.3,其他設置如下圖所示。
圖2 lemaitre參數定義
2.3
邊界條件
沿對稱面位置即左側端面施加對稱位移約束。右端端面施加軸向移動3.5mm。
2.4
分析任務
在分析任務界面下選中分析任務分析選項菜單中的非局部傳遞按鈕,如圖3所示。
圖3 非局部場分析設定
2.5
結果對比
在運行三個不同網格的作業后,創建了力與位移曲線,見圖4。該圖顯示了具有4×4細分的模型給出了一個收斂的解決方案,在迭代過程中,模擬運行沒有數值困難。
當這些作業在不使用非局部過程的情況下運行時,模擬發現具有4×4細分的模型存在數值困難,對于具有16×16細分的模型,甚至會提前結束(在達到極限負荷后)。
圖4 原始網格和細化4X4和16X16網格結果對比
03
參 照
敬請參照 “Marc2022.3用戶手冊 e119 案例,案例中含所需要的數據模型和文件。
更多了解更多收獲請微信搜索關注海克斯康工業軟件微信公眾號,我們將每周持續為你帶來工業軟件領域最新前沿信息和深度行業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