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格頁簽 (Mesh Tab)
若要建立在模型中建立eDesign網格,請切換到eDesign模式,點擊 生成(Generate) 以生成實體網格。
實體網格產生設定的其他功能選項:
(資料圖片)
BLM 網格 (一般) (BLM Mesh (General))
?生成 (Generate)
點擊生成,使用者可生成塑件、流道、塑件嵌件、水路、模座嵌件和模座的表面網格與實體網格,點選生成啟動網格工具區,點擊網格工具區內的生成開始生成自動網格,網格生成主流程包括:(1) 表面網格;(2) 實體網格;(3) 冷卻系統的表面實體網格,并依各部位(例如嵌件、模座、流道) 再細分。
手動設立網格生成中止點可透過點擊欲中止網格生成的項目,使其項目前面出現圖釘的圖標,流程跑完停止點會停下,再度運行則會接續流程。當采用連續生成網格流程,因事件發生導致流程中止時會在該項目前面顯示驚嘆號圖標,點選確認可繼續生成網格。當網格生成中斷時,對話窗口會跳出顯示警告訊息與建議方案。
1. 當網格生成失敗,該問題項目前面出現驚嘆號 ;2. 警告訊息與建議方案跳出 ;3. 手動設定中止點(圖釘圖示)
?澆口網格重建(Gate Rebuild)
當生成流道的實體網格時,moldex3d會同時重建并加密塑件在進澆位置的實體網格,來確保塑件與流道/澆口間的網格品質及接合。但當澆口網格重建失敗時,會多顯示一種BC類型:澆口面(Gate Face),來讓使用者利用編輯工具邊界條件(Boundary Condition) 來增減BC調整接合區域。
塑件與嵌件交界面的網格匹配可能會由于澆口網格重建而再度錯位。如果要維持澆口網格重建后的匹配網格,請在偏好設定中開啟重建澆口區域時保留匹配網格 (可能要同時關閉允許非匹配網格來讓設定生效)。
?修改撒點 (BLM Seeding)
點擊Seeding,根據初始網格大小與節點分布的非等值類型來手動調整網格節點。
?點擊Seeding后,程序會依據模型的肉厚開始預測網格建議大小。
?程序會提供的撒點建議,使用者可依據需求做修改,下方亦會提供預估的最終網格元素量及需要的計算內存,此預估值會依據使用者更動網格尺寸設定來更新。點擊 套用 可預先顯示撒點結果,完成后點擊 確認 變更,進入局部網格調整的工作區。
選取目標邊,節點參數將在[工作區] (Workspace) 窗口中顯示。視需求修改設定,然后點擊確認變更,完成撒點。
?指定方式:選擇幾何邊以在其上設置線段(由網格節點劃分)或節點之間的一般距離。
?撒點類型:均勻(Uniform)類型是指撒點間具有相同間距的分布,而自動微調(Auto fine-tuning) 是指基于均勻分布但在網格劃分的過程中,允許參考模型特征進行進行調整。線性漸變(Linear)、指數漸變漸變(Exponential)和鐘形曲線漸變(Bell curve biasing)是指網格節點分布集中在端點或是中點且不進行自動微調;漸變參數(Biasing factor)則是指尺寸變化率(其越高,差異則越大)。
?同步撒點(Sync Seeding)
當一模型已完成撒點設定撒點設定,建立或匯入另一個模型(需近似的尺寸及位置)。點擊同步撒點(Sync Seeding),選取新模型再選取原始模型并按下Enter來確認。則原始模型的撒點設定會被映像到新的模型上,來確保設變等不會影響網格的一致性。
?顯示撒點(Show Seeding)
顯示當前的撒點設定而不進行修改,因此即使在網格生成和最終檢查之后也能看到。
?單擊 顯示撒點(Show Seeding),并選擇目標對象。
?與撒點功能類似,將會有一個對話框顯示全部參數,下一個對話框顯示局部參數和撒點結果。
?設定 BLM 參數 (BLM Parameters)
點擊Parameter以進入邊界圖層網格設定接口。
?網格幾何 (Geometry Meshing)
在此設定區,可定義屬性和網格參數,請參閱以下功能說明。
屬性 (Attribute):從下拉式選單中,選擇對象屬性。
網格型態 (Mesh type):純四面體 (Pure tetra)和高達5層BLM的網格可供選用。
邊界層偏移比 (Boundary layer offset ratio):利用與網格尺寸的比例來定義邊界層厚度。
注:實際邊界層厚度仍會參考模型的局部厚度
預設 (Default):回復默認值。
?網格曲線 (Curve Meshing)
在產生流道系統和冷卻系統的實體網格前,可修改網格曲線的網格型態。從屬性 (Attribute) 的下拉式選單中:
屬性 (Attribute):選擇流道 (Runner)或冷卻水路 (Cooling channel),其相對應的項目會自動顯示。
樣板 (Templates):從下拉選單中選擇默認好的流道結構網格分布樣板,或選擇使用者定義(Custom)來開啟更多選項進行客制化設定。
內部/外部層數 (Inner/Outer Layer count):輸入數值來分別控制核心區與皮層區的網格密度。
漸變方式/參數 (Biasing type):有無 (None)、線型 (Linear)、指數型 (Exponential)和鐘型曲線 (Bell curve)等多種選項。從下拉式選單中選擇一種,再調整漸變參數 (Biasing factor)來控制分布。
預設 (Default):將此一區塊所有參數的值都會回復為默認值。
?混合式網格 (Hybrid Meshing)
若網格不是單純由幾何或曲線來生成的,則其網格參數可以在這里調整。選擇型式來設定對應的網格參數。
壓縮區:在邊界層網格(BLM)與純四面體這些幾何生成網格就支持的網個型態,壓縮區型式的網格還另外支持棱柱體的網格型態與客制化的網格層數。
?進階設定 (Advanced Setting)
在每一個設定字段可以點擊進階,可開啟更多參數設定來調整網格分辨率,但還是使用默認的以模型信息的自動設定。將設定切換成手動設定后,表面網格(2D)與四面體(Tetra, 3D)可以設定的參數基本類似如下:
最小/最大尺寸 (Min/Max Size):控制網格的最大及最小尺寸來避免網格被過多加密的或因梯度變得太松散,可以將網格分辨率或計算資源的消耗都控制在一定程度下。
梯度 (Gradation):控制網格尺寸由加密區域到分辨率需求較低處的變化。高的梯度一半可以減少元素總量,但也伴隨著網格生成或計算的錯誤風險。
厚度方向密度 (Density alone thickness):僅提供作為四面體網格參數來控制厚度方向的網格密度,而較高的值代表較密的網格分布, 但設定時也須考慮網格尺寸是否匹配以避免壞網格元素。
預設 (Default):重設所有參數會默認值,也就是自動設定。
?Auto-grid 模座網格 (Auto-Grid Moldbase Mesh)
當冷卻系統的實體網格生成失敗時,仍舊可以繼續以Auto-grid輸出網格模型。Auto-Grid網格密度在之后會經由求解器加密,其網格密度可在計算參數設置。但是如果要更高的計算效率和質量,還是可以停止網格生成來先解決導致失敗的問題,在重新輸出有標準模座實體網格的模型。
當模座網格生成失敗切換為Auto-Grid網格
?允許網格模型有非匹配面 (Allow Non-Matching Face in Mesh Model)
Moldex3D可支持非匹配網格模型,除非兩個對象存在網格尺寸差異過大 (Size gap),當偵測到網格尺寸差異過大 (Size gap) 時網格生成流程會中止,并顯示警告窗口與建議方案,例如建議使用縮小網格 (Downsize) 修復工具細切接觸面上尺寸過大的網格。
對于想要建立完全匹配網格模型,希望接觸面上的網格為連續的使用者,可以在表面網格建立流程中止點,在生成表面網格之后使用修復/改善表面網格工具手動對齊接觸面上的網格。除此以外,亦可以在模型性質下的網格控制里取消允許非匹配面,而網格缺陷中的尺寸差異過大將會替換成檢查非匹配面。當非匹配面不再被允許時,網格生成流程將會多一步驟來試著自動縫合非匹配面。
注:使用者在切換允許非匹配面設定時,須先關閉并退出網格生成工作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