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隨電路簡要說明 焦點速看

2023-03-23 12:24:53 來源:頭條號物聯網全棧開發

射隨電路簡要說明


(資料圖片)

射隨,射極跟隨器的簡稱,也就是共集電極放大器。電路形式有以下兩種:

1.PNP (3906)電路

PNP電路

2.NPN (3904)電路

NPN電路

射隨電路具有以下的特點:

1.具有較高的輸入阻抗和較低的輸出阻抗

2.輸出帶載能力強

3.電壓增益接近 1

由于射隨的這幾個特點,我們將其用在例如中放 VIDEO 輸給 DECODER,DECODER 的 AV OUT 等電路,

彌補原先器件輸出電流小,帶載能力不足的缺點,減少后級電路對前級電路的影響 ,從而達到增強電路的帶負載能力和前后級阻抗匹配 。

射隨器同時還可以隔離逆向干擾,一路信號可以通過兩個射隨分成兩路,而不會互相干擾。

直流電源VCC

以 576i 的信號為例,2Vp-p,場頻為 50Hz,場同步約 1/50*0.1=0.002S,"信號約1/50*0.9=0.018S。

以下三個圖是三個特殊的視頻信號的的簡略圖(不考慮行同步信號),vi(1)是暗場信號,vi(2)是暗場中有一豎直細亮線,vi(3)是亮場信號。

行同步時間很短,對電容的充放電時間很短,忽略不考慮。

vi(1)

vi(2)

vi(3)

為了讓射隨電路有好的動態范圍(輸入信號幅度變化較大時,輸出不失真),

ve 的直流電平應設置在 VCC/2=2.5V。

從圖中可以看出,要求射隨電路的動態范圍必須是 0.7V~3.96V。

VCC 用 5V 時,動態范圍臨界,不過對于大部視頻信號而言沒有問題。

若 VCC 改成 9V。則動態范圍是 2.7~5.96,直流電平取 4.5V。會更好,對其它參數也有好處,推薦

電容 C1

簡化電路

射隨電路的輸出部份電路可簡化成上圖。

當頻率為50Hz時, T=1/50s=20ms,

R=R4+R5=150Ω,

在 vo=75%vi 時, C=463uF。 取 C1=470uF。

如果 C1=220uF,vo/vi=0.55,較臨界。

這里,假設信號是一個亮場接著一個暗時 t 取 T,

若是兩個亮場與兩個暗場交替應 t 取 2T,對 C 的要求就更高。

電阻 R1

射極等效電路

VCC=5V,R1=220Ω

i(R1)=i(C1)+i(E),其中 i(E)>0。

v(E)<3.51V,在輸入信號是 1/3 亮場 2/3 暗場時的亮場部分 v(E)就是 3.5V(如下圖),亮場少的信號都會被削頂。

1/3亮場,2/3暗場的情況

將直流電平調低,可以對此進行改善,但會影響動態范圍。

vi(2)頂部時 i(R1)=i(C1)=6.8mA,i(E)=0mA;vi(3)底部時 i(R1)=(5-0.7)/220=19.5mA,

i(C1)=(0.7-2.5)/150=-12mA,i(E)=i(R1)-i(C1)=31.5mA。

這要求 3906 在 i(E)從 0~31.5mA時的放大倍數 Hfe 必須穩定。

為了讓 v(E)在 3.96V 不削頂,

R1<106 Ω,R1 取 110 Ω。

但此時 , vi(3) 底部時 i(R1)=(5-0.7)/110=39mA ,

i(C1)=(0.7-2.5) / 150=-12mA ,

i(E)=i(R1)-i(C1)=51mA。

這要求 3906 在 i(E)從 0~51mA 時的放大倍數 Hfe 必須穩定,

而 3906的 Hfe 在 i(E)在 30mA 以上變化很快。

2.VCC=9V,R1=220 Ω

同樣 i(R1)=i(C1)+i(E),其中 i(E)>0。

R1=220 Ω時,v(E)<6.32V。

極限情況 vi(2)的頂在直流電平是 4.5V 時是(4.5+1.46)V=5.96V,也沒有問題。

這時 i(E) 的最小值是在 vi(2) 的頂時,

i(R1)=(9-5.96)/220=13.8mA ,

i(C1)=(5.96-4.5)/150=9.7mA ,

i(E) =i(R1)-i(C1)=4.1mA ,

i(E) 的最大值是在 vi(3) 的底(4.5-1.8=2.7V)時,

i(R1)=(9-2.7)/220=28.6mA , i(C1)=(2.7-4.5)/150=-12mA ,

i(E)=i(R1)-i(C1)=40.6mA,有些臨界。

若 R1=330 歐,v(E)<5.9V,i(E)范圍 0~31mA,較好。

推薦使用 VCC=9V,R1=330 Ω。

3.若 R1=1KΩ

同樣在 VCC=5V 時,v(E)<2.82V,對大部份信號都會有問題。

VCC=9V 時,v(E)<5.09V,一樣會有問題。

結論:R1 的取值不能太大,大了波形會被削頂,亮階分不開。

R1 的取值也不能太小,小了 3906 的 Hfe 變化大,波形失真明顯。

NPN 電路中

NPN的射極等效電路

VCC=5V,R1=220 Ω

i(R1)+i(C1)=i(E),其中 i(E)>0。

v(E)>1.5V,在輸入信號是 1/3

亮場 2/3 暗場時的暗場的 v(E)就是 1.5V,暗場少的信號都會被削底部。將直流電平調高,可

以對此進行改善,但會影響動態范圍。

vi(3)底部時 i(R1)=i(C1)=6.8mA,i(E)=0mA;vi(2)頂部時 i(R1)=3.96/220=18mA,

i(C1)=(3.96-2.5)/150=9.7mA,i(E)=i(R1)+i(C1)=27.7mA。

這要求 3904 在 i(E)從 0~27.7mA 時的放大倍數 Hfe 必須穩定。

為了讓 v(E)在 0.7V 不削底,

R1<58 Ω,R1 取 56Ω。

但此時,vi(2)頂部時 i(R1)=3.96/56=70.1mA,i(C1)=(3.96-2.5)/150=9.7mA,i(E)=i(R1)+i(C1)=79.8mA。

這要求 3906 在 i(E)從 0~51mA 時的放大倍數 Hfe 必須穩定,

而 3906 的 Hfe 在 i(E)在 30mA以上變化很快。

2.VCC=9V,R1=220 Ω

同樣 i(R1)+i(C1)=i(E),其中 i(E)>0。

,v(E)>2.68V。極限情況 vi(3)的底在直流電平是 4.5V 時是(4.5-1.8)V=2.7V,臨界。

這時 i(E)的最小值是在 vi(3)的底時,i(R1)=2.7/220=12.3mA,

i(C1)=(2.7-4.5)/150=-12mA,i(E) =i(R1)+i(C1)=0.3mA;

i(E)的最大值是在 vi(2)的頂(4.5+1.46=5.96V)時,

i(R1)=5.96/220=27mA,i(C1)=(5.96-4.5)/150=9.7mA,

i(E) =i(R1)+i(C1)=36.7mA,有些臨界。

若將 R1 改成 330 Ω,則 v(E)>3.1V,信號為被削底,行不通。

在這方面 NPN 電路不如PNP 電路。R1 無論選取多少,或底部失真臨界,或 Hfe 變化波開失真臨界。

推薦使用:VCC=9V,PNP 電路,R1=330 Ω。

直流偏置電阻 R2 和 R3

在 VCC=5V 時,為了好的動態范圍我們取 ve 的直流電平為 Ve=2.5V。

為了保證基極的直流偏置電壓穩定,要求流過 R2,R3 的電流 I2,I3 要遠大于 Ib(取 Ie 的平均值 20mA,3906的放大倍數150,Ib=Ie/Hfe=20mA/150=130uA),

I2,I3 至少要 mA 級,就要求 R2,R3 要盡量小,至少到 K Ω這一級。

同時,對于 vi 來言 C2 與 R2//R3 構成一個 RC 電路,

時間常數要求 RC 不能太小,C2 的容量幾十到幾百 uF。

綜合而言 R2,R3 的取值應在幾 K 左右。

1.在 PNP 電路中,基極電壓的直流電平 Vb=Ve-VBE,3906 的 VBE 為 0.6~0.8,

隨 ic 電流改變。

忽略這個變化,取 VBE=0.7V,則 Vb=1.8V。

這時 vb 的動態范圍是 0V(vi3 的底)~3.26V(vi2 的頂),

對于全亮場信號同步信號會受影響。

若 VCC=9V,Ve=4.5V,Vb=4.5V-0.7V=3.8V,vb 的動態范圍是 2V(vi3 的底)~5.26V(vi2

的頂),三極管在良好的放大區工作,信號不受影響。

再次推薦 VCC 取 9V。由 VCC/(R2+R3)=Vb/R3,在 VCC=5V 時 R2=1.78R3,若 R2=4.7K,則 R3=2.7K。

考慮到 VCC=5V,R1=220 Ω時會削頂,將 Ve,Vb 調小一點,所以 R3 取 2.2K。

在 VCC=9V時,R2=1.37R3,若 R2=5.6K,則 R3=4.7K。

VCC 取 9V 時選擇范圍可以較大。

2.在 NPN 電路中,基極電壓的直流電平 Vb=Ve+VBE,

3904 的 VBE 為 0.6~0.8,隨 ic 電流改變。

忽略這個變化,取 VBE=0.7V,則 Vb=3.2V。

這時 vb 的動態范圍是 1.4V(vi3 的

底)~4.66V(vi2 的頂)。

由 VCC/(R2+R3)=Vb/R3,在 VCC=5V 時 R2=0.56R3,

若 R2=2.7K,則 R3=4.7K。

電容 C2

C2 的選取與 C1 相似,R=R2//R3=1.5K,電壓失真 25%(針對黑白場交替的信號)時需

要 C2 為 47uF。

但考慮到性價比,16V 47uF 與 100uF 的價格相當,但 100uF 的電壓失真僅為 12.5%,所以 C2 選擇 100uF。

NPN 電路與 PNP 電路比較

在 R1 選取上 PNP 電路比 NPN 電路更容易,設計余量大。

從 3906 和 3904 的器件講,3904的放大倍數更平緩。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