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訊:電流差分緩沖放大器入門

2023-06-13 12:24:42 來源:摩爾學堂

電流差分緩沖放大器(CDBA) 是電流反饋運算放大器(CFOA) 的衍生產品,最初由 Acar C 和 Ozoguz S 提出。CDBA 的主要優點是設計產生的寄生電容較少,因此更適合用于高頻操作。此外,CDBA 可以在電壓或電流模式下工作,這為電路設計人員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

圖 1上面是電流差分緩沖放大器 (CDBA) 的符號表示,下面是 CDBA 等效電路。資料來源:施普林格


【資料圖】

圖 2顯示了 CDBA 的 CMOS 實現。資料來源:Ozoguz S、Toker A 和 Acar C

CDBA 電路的理想行為如下:

圖 3上圖顯示了 CDBA 電路的方程網絡。資料來源:ACM 數字圖書館

圖 4這是 CDBA 電路等式系列的另一種描述。資料來源:施普林格

通過 CDBA z 端子的電流是通過 p 端子和 n 端子的電流之間的差異的結果,其中 n 端子和 p 端子在內部接地。輸入電流的差異被轉換為輸出電壓 (Vw)。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具有差分電流輸入和接地 y 輸入端口的電流反饋放大。因此,該電路呈現電流模式操作,但具有電壓輸出。

CDBA 可用于開發各種振蕩器模擬乘法器、電感模擬器、電壓/電流控制的連續時間濾波器和比例積分微分 (PID) 控制器。其他用例包括高階多功能濾波器、電壓模式雙二次多功能濾波器和有源 R 可調積分器。

Acar 和 Ozoguz 最初實現 CDBA 涉及使用兩個商用電流反饋放大器 (CFA) 設備,如圖5所示。

圖5CDBA 的實現使用兩個電流反饋放大器 (CFA),即 AnalogDevices 的 AD844 運算放大器。

CDBA 也可以使用電流傳送帶 II (CCII) 電路來實現(圖6)。此實現僅包含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 晶體管,可以使用標準 CMOS 技術制造。此外,該實現由兩部分組成,輸入端的電流差分單元 (CDU) 和輸出端的電壓單位增益緩沖器。在這種情況下,CDU 只是一個倍增模式電流傳送器 (MDCC),電壓緩沖器是具有低增益誤差和低輸出阻抗的高性能設計。

圖6此 CDBA 是通過使用電流傳送帶 II (CCII) 電路實現的。

對于圖 6 中的 CDBA,n 和 p 端子共享低阻抗端子。n 和 p 端子之間的電流差導致從 z 端子輸出電流。該輸出電流還對應于外部阻抗上的電壓降,該電壓降由緩沖器攜帶至輸出 w 端子。因此,需要額外的阻抗來實現從電壓輸出到電流輸入的反饋。

還有 CDBA 的雙極結型晶體管 (BJT) 實現(圖7)。CDBA 的雙極變體由對稱的恒流源、電流差分緩沖器和電壓緩沖器組成。對稱恒流源的設計必須使 Q2 晶體管的面積比其他晶體管的面積大 N 倍,以確保輸出電流僅受電源電壓的影響最小。

圖7CDBA 使用雙極結型晶體管實現。

CDBA中的電流差分緩沖器由晶體管Q7-Q25組成。在該電路中,p 和 n 端子中的電流在 Q17 和 Q22 集電極處不同。該電路中輸入級的偏置電流來自公共恒流源。該電路中的電壓緩沖器是單位增益電壓放大器,與 CDBA 的 CMOS 實現相同。

該電路中的電壓緩沖器由三極管Q26-Q31組成,電壓緩沖器的輸入端與電流緩沖器的輸出端相連。電壓緩沖器的偏置也來自公共恒流源。

審核編輯:湯梓紅

標簽:

上一篇:天天視點!英飛凌和ST高性能車規MCU分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