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觀天下!永磁同步電機控制系統仿真—SVPWM算法的Simulink模型

2023-06-21 17:18:47 來源:Speedgoat實時仿真系統

01


【資料圖】

SVPWM算法

電壓空間矢量調制方法(SVPWM)是一種常用的PWM算法,和普通的正弦PWM方法不同,它是從電機的角度出發,把電機和逆變器看作一個整體考慮,不簡單的從得到電壓電流正弦出發,著眼于如何使電機獲得幅值恒定的圓形旋轉磁場,即正弦磁通。

下面將要介紹空間電壓矢量調制技術的工作原理,要實現SVPWM,必須解決以下3個問題:

(1)如何選擇電壓矢量;

(2)如何確定每個電壓矢量的作用時間;

(3)如何確定每個電壓矢量的作用次序。

可以等效到電壓空間矢量的作用,如下圖所示,根據電壓合成平均值等效原理有下式成立:

一個計算周期Ts的電壓合成圖

其中T0為零矢量的作用時間,把零矢量作用時間等分為2個零矢量。由電壓矢量合成原理可得:

設參考電壓矢量的空間位置與圖示空間電壓矢量U4夾角為θ,則參考電壓矢量可表示為:

Vref為參考電壓矢量的幅值。代入可以得到U4和U6的作用時間:

對于問題(3),各電壓矢量的作用次序要遵守以下的原則:任意一次電壓矢量的變化只能有一個橋臂的開關動作,表現在二進制矢量中意味著一次變化只能有一位變化。其原因在于如果允許有2個或3個橋臂同時動作,則在線電壓的半周期內會出現反極性的電壓脈沖,產生反向轉矩,引起轉矩脈動和電磁噪聲。

典型的七段式空間電壓矢量調制的產生結果如下圖所示:

SVPWM一個周期調制信號

通過理論研究表明:空間電壓矢量調制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

輸出電壓比正弦波調制時提高15%,

諧波電流有效值的總和接近優化。

請大家閱讀參考文獻[1][2],都是這方面非常好的資料

個人的看法,Space Vector(空間矢量)和Carrier-based(基于載波)的PWM更多的是分析和實現PWM的方法,而不是不同類型的PWM調制方法,詳見參考文獻[3],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證明。

SVPWM的PWM開關信號

02

SVPWM算法的Simulink模型

在此選擇基于載波的PWM實現方法,因為1/4三次諧波注入PWM與SVPWM幾乎是一致的,因此其Simulink模型如下:

1/4三次諧波注入PWM的Simulink模型

仿真波形如下:

1/4三次諧波注入PWM仿真波形

標簽:

上一篇:永磁同步電機控制系統仿真—FOC控制算法的Simulink模型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