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華山韜略600
近日,據上游新聞報道,海南航空(以下簡稱海航)發布新規,其中對空姐的體型、體重進行了明確的管控,甚至會對超重10%的女性乘務員實施“停飛減重”處理。
海航的新規瞬間沖上多平臺熱搜,很多評論直言“涉嫌歧視”。
(相關資料圖)
在海航看來,這一新規是為了“專業化形象是重要的直觀的職業形象”。
結合海航近幾年來的坎坷歷程來看,海航新規早有預兆。
就在海航新規發布的幾天前6月1日,《界面新聞》發布一篇文章《海航大轉向》,全文用約1800介紹了海航的新籌劃——從低成本差異化航司轉型為全服務航司。
而在“大轉向”的一年前2022年5月11日,海航剛剛宣布上線一款“輕松飛”的產品,專為面向低成本出行需求的乘客。
也就是說,一年前的時候,海航剛剛明確加碼“廉價航空”,僅僅過了一年,就又徹底調頭開展“高端服務”。
如此頻繁的連續轉型,背后是海航巨大的債務壓力。
2017年,海航爆發大危機。
彼時,在國內“去杠桿、防風險”的大勢下,海航維持了二十多年的債務鋼絲終于難以為繼,為撐過那段艱難歲月,海航被迫開始賣資還債,一度在2018年的3個月間就處理掉3000億資產。
本以為勝利在望的海航沒想到,一場全球疫情降臨,這下連主業都開始難以為繼。
根據海航控股的年報顯示,自2018年到2022年,海航陷入業績困境,5年間歸母凈利潤共計虧損約826.01億元。
另一方面,隨著2019年7月,海航出現首支違約債券后,海航集團的負債危機幾乎人盡皆知,公司內部也開始重視起這二十多年留下的種種債務巨坑。
2021年1月,海航集團宣布開啟破產重整進程,CEO顧剛滿懷悲憤,在公開信中寫道:“這么好的一個集團怎么就走到了今天?”
截至2021年6月,海航的債務迷局終于得以清晰,清算組共計收到6.74萬家債權人申報,債權金額達到驚人的1.2萬億元。
圖源:同花順
如此慘淡的業績,以及如此巨額的債務,海航似乎有些“病急亂投醫”。
2022年1月25日,也就是海航易主方大后不久,方大就斥資3億元現金,給每個員工發放5000元紅包。
對于已經多年未曾見過年終獎的海航員工來講,如此艱難的時局下,這無疑非常提振士氣,認為“是一個好的開始”。
然而,士氣還沒提振多久,方大的“培訓班”又讓很多海航老員工“直接就離職了”。
在海航部分員工看來,方大原有的一些制度顯然不適合直接照搬到海航。
可在海航當前的危機下,海航也沒有太多選擇。
就在“方大退出海航”的傳言四起之時,方大創始人方威還曾在會上直言:“以后有人再問你們的話,就問誰來接?有人接嗎?你們找一找,就退不了,我也不會退。”
如今的方大,為穩住海航,只得不斷硬著頭皮投入更多。
如今的海航,迫切尋求改革,哪怕是一根“稻草”。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標簽: